Wednesday, March 05, 2014

辛灏年:谁是新中国(下·4)

第四章

辛灏年:谁是新中国——中国现代史辨(序言) - Nova34 - Nova的博客

中共假言抗日以图存、借口抗日以扩张(下)

一 中共对外保证拥蒋抗日、对内决策日蒋火并

当我们已经对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策略和理论的阴谋本质,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我们就能够将中共假抗日和真扩张的行径,以及中共乘国难以一意准备夺取政权的事实认识清楚了。

第一、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共对内的两个秘密指示

一九三七年五月,刘少奇曾在中共“白区”党的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白区党的群众工作的报告,指出“各地党组织应该在中央帮助下迅速地恢复起来,并且谨慎地认真地发展党员;要训练出大批干部分配到各条战线上去,这是党的中心工作 ...... ”芦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共虽然于七月十五日即发表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宣言”,同一天,朱德又发表了“七一五对日进行抗战”讲话,然而,事不过半月,当国民党军队在平津对日寇的节节抵抗,已经打得十分地壮烈与残酷,第二次松沪抗战就要爆发之时,中共中央却对内秘密发出了“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工作的指示”。这个内部指示的前言,称发出这个指示的目的,是为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保存与扩大革命的支持点。”这个秘密指示的主要内容是:

(一)政权问题第三条:在邻近游击区域周围的国民党区域,我们必须利用一切旧关系打进旧政权中,去充当保甲长或区长及职员等等。

(二)土地问题第三条:要利用国民党旧有的组织,如农村复兴会、合作社等等,到里面去工作,在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中去取代领导。

(三)武装问题:在保证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下,一、较大的红色部队可与国民党附近驻军或地方政权进行谈判,改变番号与编制以取得合法地位 ...... 。二、改变番号与编制后,部队中可成立队长或副队长、政治部主任或总支部书记的党的秘密委员会,领导部队中的一切工作。三、脱离生产的小的地方性游击队,游击小组,原则上可一律变为民团,以取得合法地位,不可能时,仍可非法存在。四、赤卫队取消,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变番号,用抗日义勇军或抗日游击队名义,根据党的新政策,进行独立的活动,以灵活的游击行动,去发动组织人民,建立党的秘密组织 ...... 。

(四)群众工作问题:二、在顺利的条件下,如果革命的群众团体还不能公开存在时,党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利用一切合法的组织形式去进行组织群众的运动。三、党必须及时注意与纠正左倾关门主义与盲动主义以及右倾的尾巴主义与失掉阶级立场的投降主义的错误。四、必须有计划地去开展四周国民党区域的群众工作。

(五)国民革命军工作:二、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近下级的官佐和士兵 ...... 建立党的秘密组织(按:中共在之后历次对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公开宣言中,均声称绝不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中共的秘密组织)三、顽固的反动的民团与土匪的坚持者与我们作对者,争取不可能时,可以以政治瓦解与军事进攻消灭之。

(六)党的组织:一、普遍建立党的秘密组织。无论是苏区,还是游击区,党的组织必须全部变为秘密的组织,不必公开的干部和党员,不应在群众中以共产党员的面目出头。对于党员,要注意秘密工作的教育和执行。对于在政权中工作的党员和左派分子,绝不要他们直接作党和群众的工作,仅能做群众工作的掩护者,只能在他们的地位上作他们能做的工作 ...... 。二、 ...... 要真正建立党团工作,一切工作经过党团。三、有组织、有计划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新训练党的干部和党员,了解党的新政策。要有计划地有系统地举办党校与训练班。

(七)解释工作:必须在党内外解释,同国民党求得和平妥协,需要我们长期忍耐与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 ...... 我们仍应保持过去十年来艰苦卓绝的革命传统,在新的条件下为执行党的路线而奋斗。 01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中共中央又对内发出了“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指示”。

这个原则指示的第六条称:共产党员应该以抗日积极分子的面目,参加到政府与军队中去,并取得其中的领导位置。

第七条称:在抗战中,应该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市民自己的合法的群众团体。或加入到已 有的国民党所控制的机关(如黄色工会、农会、学生自治会等)中去工作,转变他们为这类的群众团体。利用一切方法动员群众争取民主权利,扩大政府所谓允许民主的范围,一直到言论、集会、结社、出版自由之完全取得。

第十一条称:同各党各派的政治斗争,是任何时候不能放弃的。但如何争取抗战顺利的问题,应该成为斗争的中心。应该到处提出党对于保证抗战顺利的具体主张与办法,批评其他党派的不彻底不坚决,以动员全国人民,环绕在我党主张与口号的周围。

第十二条称:用一切方法争取党的公开与半公开。但同时应该巩固与扩大党的秘密组织。

............... 02

应该说,这两份发出在七七事变刚刚发生之后的内部指示信,不仅是对“四项保证”的立即背叛和彻底背叛,而且已经将中共欲在抗日的名义下,恢复和扩张一己力量的阴谋谋略,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里,抗日,已经完全成为一个幌子。抗战和如何抗战,已经完全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而利用抗战的名义,利用抗战的形势,利用民众的抗战要求,利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和利用国民政府所给予的合法地位,所干的,或曰一心想要干的,无非是既要扩大中共抗战的虚假名声,又要诋毁其他真正抗战力量的影响,更要乘机打击正在艰难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而这一切都无非是要乘机扩张和准备夺权罢了。二十年代中期,中共在苏俄的命令下对国民党施行挖心战术,以求发展与扩张的手段和经验,又被施展到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日子里。只不过此时的中共,刚刚绝处逢生,“合法”伊始,力量尚薄,无力张狂。因而不喊抗日,便不能合法和存在;不喊统战,便不能卷土重来。由是, 中华民族为保存自己血脉的伟大卫国战争,便在中国共产党的手里,全然变成了营造和扩张中共一党之私欲的时机、借口和手段。

第二、一九三七年八月中共洛川会议的由来及其对外和对内的两面政策

国民政府军 —— 国民党军队在平津节节血战日寇的壮烈牺牲景象,不仅震撼了全国人民;第二次上海抗战、即八一三松沪抗战的爆发和惨烈,更是揪住了全国的人心。这就使得“七七”以来仅仅是对外大言抗日的中共及其军队,面临着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诚如张国焘在他的《回忆录》中所叙述的那样,“八月上旬,日军向平津进攻,山西已受到威胁;南京急电八路军,催促即开赴前线,受阎锡山指挥,阻止日军前进。周恩来也由南京来电,要求八 路军遵命迅速开往,表示抗日的积极态度。毛泽东代朱德草拟复电,老是借故推脱,不是说补给尚待充实,就是说编制工作尚未完竣,要求暂缓出发。 ...... 八月十三日,日军进攻上海,战事大规模进行,八路军出发山西前线的事,似乎不好再拖延了。毛泽东提议中共中央立即举行一次扩大会议,以便在八路军出发前,决定中共在抗战时期的全盘政策。” 03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日左右,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在延安南九十 公里洛川县城附近的一个村庄举行。参加会议者,除中共中央政治 局委员和中央各部首脑外,重要军政干部和重要军事将领朱德、彭 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等都参加了会议。

一、中共洛川会议的对外宣言 —— 阳谋

其一、《毛泽东选集》一九六七年版第三六六页注释载:一九 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通过了“关于目前 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该宣言第八条称: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 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 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的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 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 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毫无疑义 的。

其二、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共洛川会议通过并发布 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 国十大纲领》。虽然该纲领包藏祸心,却宣誓曰:

为保卫华北和沿海各地而血战到底。
为收复平津与东北而血战到底。
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反对任何的动摇和妥协。

其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第十八集团军正副总指挥朱 德、彭德怀发表就职通电称: ...... 日寇进攻,民族危急,敝军请缨 杀敌,义无反顾! ...... 德等愿竭至诚,拥护蒋委员长,追随全国友 军之后,效命疆场,誓除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 而奋斗到底。

然而,这都是表面文章。是喊给国民党、国民政府和全国人民 听的。

二、中共洛川会议的对内决策 —— 阴谋

其一、决策失败主义的“日蒋火并”。在洛川会议上,张闻天 作为当时名义上党的最高负责人,曾在他的开场白中说:“以往中 共的方针是推动国民党抗战(按:国民党的抗战岂是中共推动 的),现在抗战既已成为事实,就应从根本上考虑中共在抗战中的任务。” 04 张国焘在《回忆录》中指证说:“他(张闻天)引证列 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采取使沙皇政府失败的政策为根据,认为 中共在抗战中的基本策略应该一箭双雕,使日本和蒋介石和一切反 动势力相继失败 ...... 强调中共的抗日政策是十足的失败主义策略, 因此肯定必须使蒋介石失败,使日本和蒋介石都因战争而瓦解。他 还说,国民党抗战不会有好结果,不是在战争中一败涂地,便会在 中途妥协(按:所以中共才要“推动”国民党抗战)。” 05 张国焘 继续指证说:“毛泽东继张闻天之后发言,表明支持张闻天的见 解。他认为日本的军事势力远胜中国,抗战绝无侥幸之理。前此中 共强调武力抵抗日本,并不是认为就可以打赢,而是为解决国内矛 盾所必须。他警告不要为爱国主义所迷惑,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 英雄,要知道日本的飞机大炮所能给予我们的伤害,将远过于蒋介 石以前所给予我们的危害。” 06

其二、决策“独立自主”的阴谋“抗日”策略。张国焘指 证:“毛泽东接着强调中共和八路军应该绝对地维持独立自主。他 说明八路军此后应完全遵照中共中央军委会的指示行事,南京国民 党军事委员会和各战区司令长官对八路军有任何命令,都应先报告 延安,听候处断。凡不利于八路军的任何命令,一概应用任何藉 口,予以推脱 ...... 红军改称八路军,但其内部体系,一仍旧惯,不 得有任何变更;尤其要严防国民党渗透到红军里来。中共所发展起 来的抗日根据地的一切,都须根据延安的指示处理,自成体系。在 国民党区域里的中共组织,除少数人可以露面外,仍须保持地下组 织的特性,展开对国民党的批评。尤其要反对汉奸和妥协活动,以 期达到争取群众的目的。 ...... 八路军应坚持游击战争,避开与日军 的正面冲突,避实就虚,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主要任务是扩充 八路军的实力,并在敌人后方建立中共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07

张国焘的指证没有不准确的地方。因为,在此之前,中共的内 部指示已经是它的证明;在此之后,毛与中共的做法更完全证明了 张的诚实(参见下文)。尤其是毛泽东所提出的“独立自主、游击 战争和建立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三项假抗日、真扩张 的阴谋策略,确实成了中共在整个抗战期间的主要阴谋谋略。由是 可知,这个由张闻天和毛泽东所制定的失败主义与日蒋火并的阴谋 抗战谋略,就不仅在实际上是对中共“四项保证”的彻底揭穿,而 且,更是对他们自己对外高喊“抗日”的彻底背叛。难怪张国焘 说:“我当场听了张闻天、毛泽东的言论,觉得他们把底牌揭开 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遭到蹂躏,民族大义也不受重视,抗 日烈火也并没有改变这两个自私的阴谋家的心肠。” 08

其三、洛川会议的内部争论与解决。应该承认的是,张闻天和 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所提出的阴谋抗战策略,并没有得到所有中共 与会人员的赞成。不仅部分有着爱国情绪的军事将领对此有看法, 连周恩来也在一定程度上持保留态度。因为他需要与国民党和国民 政府周旋,需要“要枪、要钱、要编制和要地位的本钱”。而其他 到会者也“或多或少地表示张闻天和毛泽东的意见,不能完全同 意。有的说到我们所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实行时不好变化 得太快,有的说到仍应委曲求全,力争抗战胜利。有的说到绝对的 独立自主不易实行。有的说到八路军将来在前线作战,不能限于只 打游击战 ...... ”“毛泽东看形势不对,于是提议休会三天 ...... 实际 是停止讨论,仍然按照他自己的主张行事。在休会三天里,毛忙着 与军事干部举行各种会议 ...... 三天后复会,毛泽东首先报告,谓现 在大家的看法大体归于一致。” 09 然后,洛川会议便作出了与会议 的实际精神完全悖反的,高喊抗日、却又深藏祸心的两个对外文 件,这就是前文已经提及的《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关于目 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

然而,毛泽东绝不会改变他的阴谋抗战策略。苏联《塔斯社》 记者、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彼得·富拉基米若夫曾在他的《延安 日记》中记述道:“据他看(指毛泽东)战争有利于夺取政权,因 为战争能削弱和破坏重庆政府的力量。按照当前形势看,应让中央 政府的军队去冒危险,而自己却要避免对日本进行积极的斗争。这 样就能建立起自己的权势来。毛泽东认为,敌人的胜利是削弱蒋介 石势力的一个因素。因为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成是主要的敌人,不 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所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因此,中共军队只能在表面上服从南京,实际上必须服从延安指 挥。南京任何命令,必须先报告延安,以保持独立的党,独立的军 队,独立的指挥系统,并且主要是扩张地盘。” 10

对此,中共的党史学家们也曾极为肯定地说道:“配合国民党 友军作战,是在我党的绝对领导和直接指挥下进行的”。 11

其四、中共洛川会议阴谋决策的贯彻和实行。由于山西的对日 抗战已经打得十分激烈,因而毛泽东已经不得不命令部队开赴“前 线”。但他不仅命令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开赴“敌后”,不仅对八 路军主力部队交代了“主要是作群众工作以发展革命势力”的指 示,而且,当八路军的个别将领在政府军浴血抗战的刺激之下,已 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心态时,毛泽东乃一日数电地命 令,指示,甚至是软硬兼施地要求八路军“不得打大仗、硬仗和运 动战”,而只需到敌后去发动群众,坚持所谓的山地游击“战”和 建立由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历史的事实是,洛川会议之后,毛泽东即命令林彪的一一五师 潜入晋察冀山区,贺龙的一二零师潜入晋西北山区,刘伯承的一二 九师向鲁冀平原发展。其目的,均在绕到敌后,以谋扩张。

历史的事实是,“毛泽东曾在九月十二日致彭德怀电;九月十 六日致林彪电;九月二十一日致彭德怀电;九月二十五日致朱德、 彭德怀、任弼时、周恩来电;同一天致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电 等一系列指示中,反复强调了我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 战,不能采取运动战的方针,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放手发动群众, 通过山地游击战,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发展和壮大 革命势力。” 12

历史的事实是: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平型关战斗发起 前,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指示电中曾说:“只想以陈旅(按:即参 加过平行关战斗的陈光旅)集中,相继给敌以打击,暂时不分散, 这种一个旅的暂时集中当然是可以的。但如许久还无机可乘时,仍 应适时把工作中心转向群众工作为宜。” 13

这就是毛泽东制止八路军抗日的“五封电报”,也是中共党 内、军内曾盛传八路军参加平型关战斗是违背了中央指示的由来 (参见下文)。而也正是这五封不准抗日的电报,才把毛泽东对内 决策的假抗战谋略,强行地予以贯彻和执行了;才将毛泽东命令八 路军 —— 这一支由国民政府武装起来的正规军,只能将做群众工 作当作中心工作,而不得将抗日作为主要任务的阴谋暴露无遗;更 把中共高喊“抗日”的纲领和决议,自我地揭穿无遗。

第三、中共参加平型关战斗和发动“百团大战”的真相

一、平型关战斗的真相

其一、平型关战斗是全面抗战前期发生在长城沿线的一场大型 战斗,是华北京汉、津浦、京绥三线诸大型战斗中的一次战斗,也 是蒋介石命令在华北实行节节抵抗方针的一个具体战斗(参见上卷 第六章)。这场战斗以国民党军队为主力,消灭了敌阪垣师团二十 一旅团的主力,对振奋人心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八路军某部却 是在局部地抵制了毛泽东连续五次命令的前提下,才介入了这一场 战斗,而不是“指挥和参加这一场战斗的领导和主力”。不过是极 不情愿的“配合”作战,伏击了敌人的辎重、即补给部队而已。

其二、一九八六年,中国大陆学者就已经在“平型关伏击战所 歼之敌非第二十一旅团主力”的论文中,论证了八路军伏击的“只 是日军预备队一千余人和辎重”,即一支补给部队。其理由,一是 从缴获敌人的武器装备来看,所歼之敌非主力编制。二是从缴获敌 人的军用物资来看,军用食品无数,单是日本军大衣,就够中共一 一五师每人一件(一一五师当时有一万五千人)。三是从当时敌人 主力所处位置来看,敌二十一旅团主力于九月二十四日晚在平型 关、团口即讲堂村一带阵地进攻国民党军队,于二十五日占领了该 地附近长城正面约两公里的地方。因此,九月二十五日从灵丘方面 开出的,不是敌人主力。四是从有关资料来看,九月二十五 日,“第一一五师向蔡家山谷、小寨村攻击之部队,于十二时左右 于小寨村将敌兵站守备队约一个大队兵力全部歼灭”。五是日本方 面记叙,“第一一五师在通往灵丘 —— 平型关的小路上伏击日本 补给部队,使日军遭受极大损失”。“中国军在平型关阵前进行反 攻,同时,共军的一部,伏击第五师团非战斗部队的补给部队,使 该部受到极大损失”。 14

其三、中共党史专家们指出,“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平型关战斗意义很大,但存在严重错误,主要是违背了党中央的战略方 针”。至于党中央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前文已经道尽,此处无需赘述。

二、百团大战的真相

其一、百团大战显然不是一场大型的战役或大型的会战。台湾 一九八八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史》称:潜入敌后的共军,常分股破 坏敌人的铁路和公路交通,到一九四零年号称“百团大战”,广事宣传。 15

八十年代的一些中共党史专家称:“百团大战没有超过敌后防 御阶段的限度”,它基本是“游击战中的运动战,防御战中的进攻战。” 16

八十年代的另一些中共党史专家称:“百团大战违背了党中央 规定的战略相持阶段的战略方针,超过了战略防御的限度。” 17

中共统计的百团大战战果称:在三个月又十五天的战斗中,毙 伤日军两万零六百四十五人,伪军五千五百五十五人,俘日军二百八 十一人,伪军一万八千四百人,拔除日据点二千九百三十三个,缴 获步马枪五千四百余支,轻重机枪二百余挺及其它大量武器弹药, 破坏铁路九百四十八里,公路三千余里和桥梁、车站、隧道二百六 十余处,破坏煤矿五所 ...... 。 18

上述研究成果,特别是中共自报的战果,以及它的战线之长、 战场之阔大,均足以说明,百团大战决不可能是一场大型战役或大 型会战。如果是,那它就一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范围的大型战役 或会战”了。另外,它虽然“战果辉煌”,但至今没有伤亡数字的 事实,和它在如此之大的战役中,竟没有一个中、高级军官伤亡的 事实,都只能说明它的真实性是需要考虑的。与国民党军队在二十 二次大型会战和一千多次大型战斗中所牺牲的二百余位将官相比, 诚属不能想象。下文将提到的,共产国际驻延安代表彼得·弗拉基 米若夫所指出的,“中共军队夸大战果、以掩盖准备内战”的话, 值得深思。

其二、盖因毛泽东坚决不准对日寇打大仗、硬仗、运动战,连 平型关战斗那样的“大战”毛泽东都不准八路军参战,彭德怀才不 敢擅自组织一场真正的战役。因而,彭德怀只能怀着军人的荣誉心 以组织一系列对日寇的小规模袭击,也就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近 半个世纪以来,它却遭到了毛泽东和中共一些领导人物以及中共某 些党史学家的一再批评甚至批判。彭为此而具有了历史性的“反毛 罪行”,文革中更因此而遭受过一再地批判和斗争,直至含冤而 死。因为,至今仍有一些中共党史专家在指责说:“这样大的战役 行动,事先没有报告中央,是背着中央擅自发动的。” 19 也有一些党史专家们说:“这样重大的战役,还没有得到中央正式批准就进 行,从组织上讲是有缺点和错误的。但说根本没有请示,那也是不 符合事实的。” 20 彭德怀本人在《自述》中说:“总部决定后,七 月二十二日发出电报给各区,也报军委”,“大概比预定时间早了 十天,即在七月下旬开始的。故未得到军委批准(这是不对的), 就提早发起了战斗。” 21 显然,在连彭德怀也没有言论自由的时 代,即便是他的《自述》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是事实,也仍然需 要甄别,就不用说中共的那些党史学们家了。然而,毛泽东,中 共,以及他们的党史学家们、红卫兵们批判甚至斗争彭德怀的根本 原因,虽是“反对毛主席”,理由却如中共某些党史专家们所指出 的那样:“百团大战给我敌后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说穿了,无非是因为它暴露了中共已经得以扩张的军 事实力,从而给中共带来了继续实行假抗战和真扩张的困难。

其三、彭德怀虽然为他的百团大战遭受了难以想象的漫长痛 苦,但是中共却对外将百团大战宣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共中 央曾在它一九三九年的文件中趾高气昂地宣称“我党五十万大军积 极行动于敌后,尤其是此次华北‘百团大战’,则给了日寇以沉重 打击,给了全国人民以无穷的希望”。 23 朱德、周恩来、邓小平、 贺龙等或致电祝贺,或纂文热情鼓吹‘百团大战’的胜利。《新中 华报》、《新华日报》(中共在重庆办的机关报)等大量刊登欢 庆“百团大战”胜利的报导和各界群众的贺电,都指出“这一胜利 振奋了士气人心,提高了全国人民致力于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 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纷纷举行庆祝百团大战胜利的大会”。 24 然而,中共党史专家们却一语露尽天机:“国民党蒋介石攻击我军是游而 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敌军。百团大战粉碎了这些谣言和攻击,从 而提高了根据地与游击战的地位。” 25 也许,这才是中共虽要批判 彭德怀、却又要鼓吹百团大战“伟大功绩”的真正原因。此后,毛 泽东和他的中共,在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抗战中,非但再没有打过 一场象样的战斗,并且从不曾出现过一个如董存瑞、黄继光那样的 抗日英雄(如果有,那就不知道要吹到如何的地步了)。毛泽东在 他的《选集》里记载的所有作战指示和作战方针就全是打内战,而 不是打外战,都是打国民党,而不是打日寇。中共更没有一个高级 军官战死在抗日的疆场上,甚至至今连起码的伤亡数字也无法公 布,在中国大陆广阔的土地上也难得一见中共的抗日烈士纪念碑。 一九三九年就自称已经在敌后发展到五十万大军的中共,其只意在 借抗日以招兵买马,只求“打”影响以争取群众,只为保存实力便 游而不击,只为给自己抢粮、抢物资、抢武器而小规模地袭击日 伪、主要是伪军,只因为遭遇日寇而不得不打打遭遇战,虽然拥 有“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却从不曾包围过日寇所占领之任何 城市的等等“抗日”表现,实在将他们假抗日真扩张的本相暴露无 遗。至于中共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除掉参加平型关战斗和组织百 团“大战”以外,因再也没有打过一场象样的抗战,便只能用电 影、小说来表示他们是如何地用“地道战”、“地雷战”和“麻雀 战”打败日本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了。在中共御制的电影“平原游击 队”中,那一句“鬼子来扫荡了,八路军进山了”的著名道白,早 已将八路军养在深山不抗日的“真景与真情”,由他们自己作出了 高度的艺术概括。对此,彼德·富拉基米若夫亦在他的《延安日 记》中写道:“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占领的行动不作抵抗,他 们撤上山去,或者渡过了黄河 ...... 八路军的队伍(当然还有新四 军),早已停止了对侵略者的出击和反击。 ...... 一比较材料,就令 人十分沮丧。八路军方面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 者,军事行动都被严厉地禁止了。 ...... 我们下来和战士一起抽起烟 来,他们承认说,我们得到通知,叫我们不要去动他们。上头说, 我们不去碰人家,人家也就不来碰我们。” 26

彼得·富拉基米若夫还写道:“当然,中共对侵略者也消极应 付,并不排除有一些战斗行动,但是,这种行动是有限的,而且只 是被迫还击而已,显然同八路军的实战能力是不相称的。提供给外 界的有关八路军和新四军战绩的资料,蓄意夸大了战果,这样,就 把准备内战的事实掩盖起来了。” 27

这便是中共自称“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战直至最后胜 利”的历史真相。在整个抗战中,如若仅仅将中共与那些在全面抗 战爆发前曾借口抗日以阴谋自保、扩张、甚至反叛的地方军阀相 比,则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民族大敌当前之时,这些地方军阀们不 顾一己的私利,而全身心投入浴血抗战的史诗般英雄行为,无疑只 能使得中国共产党罔顾民族大义,一心只想扩张夺权的阴谋抗 战“策略”,为中华民族的永世子孙所不齿。

二 中共“独立自主原则”下的“三个坚持”阴谋

如前所说,中共在八年抗战伊始,就决定不打大仗、硬仗和运 动战,目的即在保存中共的“革命”力量,以为将来打内战、夺天 下做准备。全面抗战开始以后,当全中国的军队,包括昔日的地方 军阀都在中华民国政府和蒋介石的领导下浴血奋战之时,毛泽东如 果仍然要坚持这样一个借抗日以营一党之私的目的,不仅是对外, 即便是对内,特别是对那些尚有一定抗日荣誉心的中共将领们而 言,他都必需拿出一套言之成理的“抗日理论”,以解决内部歧 见,以实现对外欺骗。

第一、毛泽东提出了打内战须用运动战、打外战却须用游击战的理论

一、毛泽东首先承认抗日战争的命运取决于运动战。他 说:“在抗日战争的全体上来说,正规战争是主要的,游击战争是 辅助的,因为,抗日战争的最后命运,只有正规战争才能解决 ...... 不懂得正规战争是解决战争最后命运的关键,不注意正规军的建设 和正规战的研究和指导,就不能战胜日本。” 28

二、毛泽东承认中共在抗战前的内战中打的就是运动战,并承认中共在抗战中只能打游击战是“倒退”。毛泽东说:“国内战争(按:即中共十年武装叛乱和叛国)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战争时期。在前期主要是游击战争,在后期主要是正规战争。但所谓正规战争是中国型的,只表现在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和指挥上、组织上的某种程度的集中性与计划性方面 ...... 抗日战争前期的游击战争 ...... 是用正规性(某种程度)的八路军去分散执行游击任务 ...... ”他认为这是中共军队在抗战中的第一个重要转变。“第二个转变是处于两个不同战争过程之间的,这是一九三七年秋季(芦沟桥事变后)的事情。这时,敌人是新的,即日本帝国主义,友军是过去的国民党(它对我们仍然怀着敌意)战场是地域广大的华北(暂时的我军正面,但不久就会变成长期的敌人后方)。我们的战略转变是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之下,进行的一个极其严重的转变。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下必须把过去的正规军与运动战,转变为游击军(以上说的是分散使用,不是说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和游击战,才能同敌情任务相符合。但是这样一个转变,便在现象上表现为一个倒退的转变 ...... 这一转变关系于整个抗日战争的前途,关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非常之大 ...... ” 29

由是可知,既然毛泽东明知只有运动战才能决定抗日战争的命运,那么,中共从武装叛乱中的运动战倒退为抗日时期的游击战,也就关系不到整个抗日战争的命运了。但是,正因为它关系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非常之大,所以,毛泽东才一定要在抗日时期坚持游击战,而不是运动战。

三、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党的军事战略方针,由国内战争后 期的正规战争转变为抗日战争前期的游击战争,是何等的重要和必 须”。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六日,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 中,曾明确指出将内战中的运动战转变成抗日时期的“游击战”, 有“十八条好处”。其中第二条:扩大了我军根据地。第四条:相 持阶段,坚持敌后根据地有利于正面整军(按:即为未来打内战训 练正规军)。第六条:能最迅速、最有效地扩大军队。第七条:能 最普遍地发展共产党,每个农村都可组织支部。第八条:能最普遍 地发动民众运动,全体敌后人民,除了敌人的据点以外都可组织起 来。第九条:能最普遍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按:即建立中共敌后 独裁分裂政权)。第十七条:能最迅速最有效地创造出大批领导干 部(按:是领导革命而非领导抗日的中共干部)。第十八条:最便 利于解决给养问题(按:即以抗日的名义来取之于民,用之于 共)。显然,这许多“好处”,对于不打日本、却要借抗日而扩张 的中共及其军队来说,实在是好得“不同凡响”,但也将中共假抗 日真扩张的阴谋伎俩暴露得一乾二净。

四、毛泽东指出游击战是中共革命武装斗争的总概念和最好的 斗争形式。一九三九年,当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走向最为艰苦的相 持阶段时,毛泽东却在《共产党员》发刊词上将中共的武装斗争定 性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 争。”接着,他在分析中共武装斗争的历史对于抗日阶段中共革命 武装斗争的作用时又说道:“第一阶段是参加北伐战争(按:是破 坏和叛变北伐的战争) ...... 第二阶段是土地革命战争(按:是在苏 俄命令下的武装叛乱和叛国) ...... 第三阶段就是现在的抗日战争。 这个阶段中,我们能够运用过去第一阶段中尤其是第二阶段中的武 装斗争的经验,能够运用武装斗争形式和其它必要的斗争形式互相 配合的经验,这种武装斗争的总概念,在目前就是游击战争。”由 是,毛泽东对中共武装斗争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性质及关系,作 出了如是的分析:“游击战争是什么呢?它就是在落后的国家中, 在半殖民地的大国中,在长时期内,人民武装队伍为了战胜武装的 敌人,创造自己阵地所必须依靠的因而也是最好的斗争形式。”毛 泽东终于把利用抗日而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底牌”亮出来 了:“离开了武装斗争,离开了游击战争,就不能了解我们的政治 路线,也就不能了解我们党的建设。我们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的一部 分就是武装斗争。 ......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 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 胜利。”

在这里,我们听不到任何抗日的意愿,听不到中共的武装斗争 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还有什么关系。我们所听到的,只是震响在 中国人民艰苦抗战时期的,彻头彻尾的革命阴谋、斗争阴谋和武装 斗争的阴谋。而这一切的阴谋,都不是针对日寇,都是针对着他们 的内敌,即正在艰苦地领导着抗战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 也就是说,他们要在抗日这个国难当头的历史时期内,在国民党和 国民政府只能抗日、不能围剿他们的“大好条件”下,继续他们的 十年叛乱和叛国的“革命业绩”,并且要把这个“业绩”发展和壮 大起来。

难怪中共一位党史专家曾这样“略含羞答”地总结了中共在抗 战时期的游击战争。他说:“抗战爆发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所做出的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制定抗日游击战略’。 这一战略从军事上适应了抗战形势的发展,但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争 取群众、武装群众的战争战略,使党得以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 量,坚持人民战争,‘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单引号为引者所加)。” 30

中共的另一位党史学家则“名正言顺”地指出:“在中共六届 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深刻揭示了抗日游击战争是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民族战争条件下的具体体现这一本质, 解决了在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 争中,如何加强领导,发展革命力量,争取人民胜利的重大课题。” 31

这无疑是一个赤裸裸的不打自招。在此,只需要将“人民胜 利”一类的大话和假话改正为“中共胜利”的实话,则中共利用所 谓的游击战战略以假抗日、真扩张的本相,也就再清楚不过了。由 此再反过来理解洛川会议以后,当某些中共领袖为抗日所“诱 惑”之时,毛泽东在给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的指示信中所说的 话,“要告诉全党,今后没有别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击战争”。 32 我们也就能够对毛泽东决意要坚持游击战战略的根本动机深刻领会了。

五、中共从运动战向游击战倒退的三阶段。中共从运动战向游 击战倒退的三阶段,即是中共借抗战而迅速形成其革命的武装斗争 策略 —— 游击战的三阶段。对此,中共的党史学家们已经有了明 确和“正确”的认识:“第一阶段,从八路军出师到太原失陷 ...... 我军的分散作战还属于正规军按战役需要所进行的分散,还不是具 有很大独立性的游击战。第二阶段,太原失陷后日寇深入,战线拉 长,在其占领区内留下很多‘空隙’,为我军进一步开展独立自主 的游击战,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提拱了有利条件(按:即是在没 有敌寇的空隙里‘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是为扩张而非为抗 日)。第三阶段,一九三八年六月,由于日寇在台儿庄败仗后把主 力集中徐州方向,暂时抽不出兵力加强山西,而且整个冀鲁豫平原 敌人兵力薄弱,而我军已建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几块根据地,具备 了向外发展的支点。我党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按:这个机会仍是在 无敌可打的敌人薄弱地方‘坚持游击战’),各主力部队遂分兵向 整个华北平原发展,并打破原有的正规编制和指挥系统,按作战需 要实行新的编组,把原来较集中使用的正规军变成了若干分散独立 活动的游击支队。至此,我军才完成了从正规军向游击部队和游击 战争的战略转变。” 33

六、毛泽东声称对日寇坚决不打运动战,对蒋介石却要打运动 战。一个奇异的历史事实是,毛泽东虽然在中国人民长达八年的卫 国战争中,坚决地和一再地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只准打游击战,而 绝不容许打运动战,但是抗战刚刚胜利,内战刚刚开始,毛泽东就 在他“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文章中,明确地指示中共军 队说:“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毛泽东选 集》第四卷里所记录的,毛泽东本人指挥运动战以打内战的一道道 命令和指示,便是明证。其“谜底”,便是毛泽东在绝不准许他的 军队对日寇打运动战的同时,曾一再地命令他的军队,要“为了抗 日的胜利”,而必须在敌后进行正规战争即打运动战的长期训练。 毛泽东那个“十八条好处”里的第四条,就曾明确地指出,坚持游 击战将“有利于整军”,即有利于训练不打日寇的中共正规军。否 则我们就不能懂得,在抗战时期从来只谈游击战,而且从未准许中 共军队打过一场抗日运动战的毛泽东,以及他那个从来不曾用运动 战打过日寇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何竟能在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刚 刚发动之际,就能够用熟练的运动战来发动内战打天下的原因。

总之,中共的“抗日”游击战争并不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组成部 分,而是借抗日战争而进行的,中共革命武装斗争的“总概念和最 好形式”,是中共在抗战爆发前十年叛乱和叛国的继续,是中共假 抗日的名义以志在准备内战和夺权打天下的阴谋手段。这,才是中 共“抗日”游击战争和战略的历史真相和政治本质。

第二、中共于抗战中坚持游击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篡立敌后分裂政权

毛泽东之所以要如此地坚持不抗日的游击战争,其目的就是要 趁抗日之机,运用游击战争这个“总概念和最好的形式”,深入敌 后,即在日寇武力达不到的地方,或日寇占领区的无数空隙地带, 去占地盘、抢地盘,发展中共武装力量,建立中共农村独裁政权。 显然,不了解这个事实,就不能了解中共“抗大”校歌“到敌人后 方去”的真谛;不理解这个事实,就不能清楚为何八年抗战结束 时,中共竟拥有了如是之大的“解放区”,而打败了日寇、赢得了 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中华民国政府,反而会落到山河破碎、政权分裂 的凄凉境地。当然,不认清这个事实,也就不能认识到,中共只需 在抗战中坚持游击战争的谋略,就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积累丰 富的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运用敌后游击“战”以篡立敌后分裂政权的主要策略是:

一、借口以共产党的游击战来配合国民党的正规战,以达到在 抗日名义下深入敌后的目的。对此毛泽东曾明确地说过:“就目前 和一般的条件来说,国民党担任正面战场的正规战,共产党担任敌 后的游击战,是必须的,恰当的,是互相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 助的。” 34

二、在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名义之下,将中共主力部队分散开 来,深入敌后,以发动群众建立分裂政权。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 日,毛泽东即在他“关于巩固与扩大晋察冀根据地的指示”中 称:“由于各种顺利条件与你们领导和同志们的努力 ...... 根据地的 建立已经大体成功,但在各方面都是不巩固的。目前你们的任务中 心是在各方面巩固已得的胜利,并在巩固的现有的基础上去继续发 展。”彼时,《共产国际通讯》亦从“正面”为中共深入敌后抢地 盘以建立根据地作了证明。这条《通讯》说:“八路军是北方游击 战争的核心和组织者。山西、河北、河南、察哈尔、绥远所有的山 脉边界,八路军应用这些山岭作为集结处,遍布游击小组。日本军 队主要在山西,可是这个省的一百零五个县只有十二个县是在日本 的占领之下。” 35 共产国际显然是在天真地认为,这便是中共八路 军“用游击战打日本”所得来的巨大战果。

一九四零年三月,毛泽东终于高兴地说道:“共产党领导下的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力量,最近时期有一 个大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奠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根据地” 36 ;几乎是在同时,毛泽东已经公然地说道:“目前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极力 反对我们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而我们则必须建立 政权,并已经到了可能在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这种政权的时候。” 37 毛泽东甚至公开指出由中共所建立的敌后政权,就是与中 华民国政府相分裂的政权。他说:“在抗日根据地内建立政权的问 题上,必须确定这种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在国民党统 治区域,则还没有这种政权。” 38 毛泽东甚至还要指明这一敌后分 裂政权具有革命专政的性质,他说:“这种政权,即是一切赞成抗 日和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 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是和地主资产阶级相区别的,也和严格的工 农民主专政有一些区别。” 39 同时,毛泽东为使这个分裂政权既具 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样子,又要保证这个分裂政权乃是中共 一党的独裁政权,并且能够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专政,所以, 他才既要求这个政权必须“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在人员 的分配上,应规定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 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又要指明这个政权“必须 保证共产党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 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 领导权 ...... 。”至于对中间派,他还特别加以了说明:“给中间派 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这些阶 层的争取,是孤立顽固派的一个主要步骤。目前我们决不能不顾到 这些阶层的力量,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他们。” 40

难怪中共党史学家们在总结中共抗日根据地的经验和成就时, 竟说了如下的大实话:“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党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 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进一步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在抗日民族 解放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下建立的 ...... 抗日根据地是农 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的再发展和再创造。土地革命战争保 存下来的革命理论,通过它才得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和壮 大”,“其规模大大超过了党在十年内战时的根据地”,为“解放 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坚实的基础” 41

没有比中共党史学家们的话说得再明白的了。中共深入敌后篡 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手段、目的、性质和成就,实在已经 被它的党史专家们概括得准确、深刻和淋漓尽致。否则,我们就不 会明白,为何中共的抗日根据地竟在长达数年的残酷战争中,对日 寇针对我西南半壁江山的十数度大规模进攻,毫未阻止和毫无牵制 力量;否则,我们同样不能明白,虽然中共既拥有农村包围城市的 战争经验,又在抗战中决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争策略,却为何在 长达八年的抗战期间,竟没有包围过日寇所占领的任何一座城市, 更没有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解放一座被日寇占领的城市。因 为,在中共,这个通过篡立敌后农村分裂政权而建立起来的农村包 围城市战略,在战时,既是为了抢劫中华民国的的农村,在战后, 就自然是为了夺取中华民国的天下。因为,中共早已经在八年抗战 之中就将它们“包围”好了。所以,本书上卷指“中共的江山非得 自于中华民国,而是得自于日本的侵略”,也就言之不差。

三 中共持续分裂和破坏抗战阵营的阴谋理论和行径

—— 兼述新四军的“抗日”行径和皖南事变的由来及真相

中共的借抗日以扩张,是不择手段的。而所谓借抗日以扩张, 并不是说,中共乃是一边抗日一边扩张,倘若真是如此,倒也罢 了。问题的关键是,中共为了扩张,非但不打敌军,而且专打友 军,非但不向敌人占领地区进攻,甚至向一切敌后地区和战争区域 的己方进攻。一九四零年五月四日,毛泽东在向中共中央东南局写 出的指示信中,即要求“在一切敌后地区和战争区域,应强调同一 性,不应强调特殊性 ...... 即均有敌人,均在抗战。因此,我们均能 够发展,均应该发展。这种发展的方针,中央曾多次给你们指出来 了。所谓发展,就是不受国民党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 围,不要别人委托,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扩大军队,坚 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例如在江 苏境内,应不顾顾祝同、冷欣、韩德勤等反共分子批评、限制和压 迫,西起南京,东至东海,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 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 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设立财政机关,征收抗日捐税,设立经 济机关,发展工农商业,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中央前要 你们在一年内,在江浙两省敌后地区,扩大武装至十万人和迅速建 立政权等项,不知你们具体布置如何?过去已经失去了时机,若再 失去今年的时间,将来就更困难了。” 42

对此,彼得·弗拉基米若夫曾在他的《延安日记》里写 道:“中共军队放弃前线阵地,向与国民党军队接界的地区调动, 这种政治丑闻突然在重庆传开了。中国的很多组织要求把特区和中 共军队无条件地移交给中央政府主席管辖,重庆气愤地谈到了共产 党的出卖,把国土拱手让给了侵略者。” 43

中共借抗日以扩张,不仅不择手段,而且,如前所说,当全面 抗战尚未开始,西安事变尚未策动成功,中共就已经藉口宣传抗日 来重建地下组织,再造共产革命。及至西安事发,全面抗战开始 后,中共就更加迫不及待地拾起它昔日的旧战术,对国民党、国民 政府和国民国革命军重新大加渗透和“挖心”。等到中共的扩张已 经颇有成就,其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已经很有一副“你奈我何”的 神气时,中共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上对大后方的扩张,已经 是无所不用其极。毛泽东在同一封指示信里就曾指示说:“在国民 党统治区域的方针,则和战争区域、敌后区域不同。在那里,是隐 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和暴露 ...... 利 用国民党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命令和社会习惯所允许的范围,稳 扎稳打地进行斗争和积蓄力量。在党员被国民党强迫入党时,即加 入之;对于地方保甲团体、教育团体、经济团体、军事团体,应广 泛地打入之;在中央军和杂牌军中,应该广泛地展开统一战线的工 作,即交朋友的工作。在一切国民党区域,党的基本方针,同样是 发展进步势力(发展党的进步组织和民众运动),争取中间势力 (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杂牌军队、国民党内的中间派,中央 军中的中间派,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各小党派,共七种),孤立顽固 势力。 ...... 在国民党区域,党的机关应极端保密,东南局和各省 委、各特委、各县委、各区委的工作人员(从书记到伙夫)应该一 个一个地加以严密的审查,决不允许稍有嫌疑的人留在各级领导机 关之内。”(黑体为引者所加,上下同) 44

在对所谓国统区的渗透和“挖心”中,毛泽东和他的中共,不 仅因利用了三十年代就已经培养和组织成功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 们”,而卓有建树,并阴谋通过发展“抗战文艺”的方式,以进行 渗透和“挖心”,从而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中共在其它“战场”上 所达不到的,“打进去和拉出来”的巨大成效。一九三九年以后, 在大后方,中共利用文艺对国民政府、国民党的渗透、“挖心”和 进攻,已愈来愈走向了成功。据中共党史专家称,当时,“周恩来 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使第三厅成为党(按:指共 产党,下同)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机构 ...... ” 45

一九三八年夏,中共中央甚至根据周恩来的建议,“确认郭沫 若为鲁迅的继承者。他主持的第三厅、文工会成为党在文化方面公 开工作的司令部”。 46 “自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三年十二月 ...... 抗战文艺转入了一个新的方向,即暴露与讽刺国统区的黑暗 ...... ” 47 “从一九四四年一月到一九四五年十月,其特点是文艺汇入了‘民 主运动’。其一,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地站在民主运动的前列;其 二,对国民党文艺政策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抨击;其三,创 作了一批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区的作品;其四,毛泽东文艺思想得 以传播 ...... ”。 48

中共种种志在扩张的阴谋制造了中国抗战阵营的严重分裂。如 果战前的地方军事势力和各派军事力量都起来纷纷效法中共假抗 日、真扩张,互相大加渗透,大搞挖心,中国的抗战将完全可能失 败在自身的分裂和内讧之中。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 国国民党,由是才被迫制定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企图限制中 共假抗日和真扩张的行径,虽是亡羊补牢,却为时已晚。因为已经 谋夺了巨大扩张成果的毛泽东和中共,已经不再害怕国民党和国民 政府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虽然,为了以防万一,以不使一九 二七年被清除出国民革命阵营的“悲剧”重演,毛泽东乃穷思竭虑 地设计了一整套继续扩张和公然扩张的办法 —— 包括理论、策略 和种种手段,并在“反对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名义下,采取明暗两 手,以反击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对他们假抗日、真扩张之阴 谋卖国路线的揭露、反对和限制。

第一、毛泽东指骂揭露他们假抗日真扩张者为投降派和顽固派

一九三九年十月,毛泽东在“必须制裁反动派”一文中,指责 国民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的内容全部是反动的,是帮助日本 帝国主义的,是不利于抗战、不利于团结、不利于进步的。”并指 责在《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中所指出的“共产党捣乱、八路军、新 四军游而不击、不听指挥、陕甘宁边区实行割据、向外扩张、共产 党阴谋推翻政府等,均为假消息,假报导,假文件、假决议。”更 指骂说,“现在偏偏有那些投降派、反动派、顽固派在抗战的队伍 中闹磨擦,闹分裂 ...... ”,毛甚至还要反问一句“这种行为对不对呢?” 49

虽然毛泽东利用“在野党”的优势对国民党进行了反诬,但由 于毛泽东深感中共假抗日和真扩张的阴谋卖国路线,已经引起了广 泛的警觉,为防止在群情愤怒之下,国民党当真会暂时置抗日于不 顾,重复“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集中兵力再来一次围剿,于 是,他才迫不及待地警告他的党人说:“我党各级领导和全体同 志,应该提高对当前时局的警觉性,用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 织上巩固我们的党,巩固党所领导的军队和政权,以准备对付可能 的危害中国革命(按:不是抗日)的突然风波,使党和群众在可能 的突然事变中不致遭到意外的损失 ...... 在应付可能的全国性的突然 事变的问题上,也只有采取斗争的方式,才能使全党全军在精神上 有所准备,在工作上有所布置。否则,就会再犯一九二七年的错误。” 50

第二、毛泽东制造了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革命理论”

为了“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为了在全国造成“国民党反 共、共产党无辜”的舆论,为了拉拢一切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心怀 异志者,为了能够以进为退地将中共的假抗日、真扩张合法化和合 理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保住共产党已有的扩张势力和继续扩 张共产党的势力,毛泽东认为必须设计和制造出一整套理论、策略 和军事行动,以反击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对他们的揭露、批评和限 制。他说:“如果我们能够提出正确的革命理论对于他们的反革命 的理论给以坚决的打击;如果我们能够在政治上采取适合时宜的策 略步骤,对于他们的反共反进步政策给以坚决的打击;如果我们能 够采取适当的军事步骤,对于他们的军事进攻给以坚决的打击;那 末,就有可能限制他们实施反动政策的范围,就有可能发展进步势 力,而使他们陷于孤立。” 51

一、毛泽东制造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概念

这个“革命理论”的制造,不过是二十年代中国国民党有联俄 容共做法之时,苏联顾问鲍罗廷所使用过的伎俩,即再一次将国民 党直至其它社会成份划为左、中、右三派,却又将名称改变为“进 步派、中间派和顽固派”,并决策“发展进步派、团结中间派和打 击顽固派”。由是,毛泽东说:“顽固势力目前就是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势力。这些阶级,现在分为降日派和抗日派。目前大资产 阶级抗日派是和降日派有区别的。他们采取两面政策,一面尚在主 张抗日,一面又执行摧残进步势力的极端反动政策,作为将来准备 投降的步骤。” 52

在此,毛泽东提出了顽固派的阶级概念(按:他早已“忘 记”中共在“四项保证”里所提出的“停止阶级斗争的保 证”了),又指出了顽固派的两种不同类型,一是投降派,二是抗 日派,并且“即便是抗日派,将来也要去投降,现在他们反共就是 为了将来的投降”。实际上是要将正在抗日的国民党也定性成为投 降派。

毛泽东在得出了这样一个与事实悖反的阴谋结论之后,又说 道:“现在的国民党中,顽固派还站在支配其政策的地位。” 53 也就是说,正在领导着艰苦抗战的国民政府和国民党领袖们,就是他 所指明的顽固派,即投降派,也就是“即使今天没有投降,将来也 会投降者”。

然而,历史的事实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 国民党非但在当时不曾投降,而且在后来更没有投降。同时,他们 不仅领导全民族抗战有功,而且因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卓越贡献,而 使我们的祖国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胜国和领袖国。所以,毛 泽东指骂他们是正在投降和必将投降的顽固派,便是彻底的栽赃。

二、毛泽东炮制了“打击顽固派、团结中间派和发展进步势力”的理论

毛泽东虽指国民党顽固派“现在还具有支配国民党政策的地 位”,但又说他们在“数量上只占少数,他的大多数党员(很多是 挂名党员)并不是顽固派。”他还说“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才能 利用他们的矛盾,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用极大力量去团结国民党 中的中间派和进步派。” 54 此与当年鲍罗廷对国民党实行挖心的政 策如出一彻。此其一。

其二、毛泽东说:“发展进步势力,就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 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就是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就是广泛地 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就是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到全中国,就是发展 全国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等等的民众运动,就是争取全 国的知识分子,就是扩大争民主的宪政运动到广大人民中间去 ...... 发展进步势力,是一个严重的斗争过程 ...... 须同顽固派做残酷的斗 争 ...... ”在此,毛泽东已经指明要和正在艰难领导抗日的“顽固 派”做残酷的斗争了。 55

其三、对于中间势力,毛泽东则明确指出:“争取中间势力, 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争取开明士绅,争取地方势力派 ...... 地方 势力派包括有地盘的势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两种力量在内。”他 还说:“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在抗日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 56 这个“极严重”的任务,说穿了,就是如同一九二七年前后那样, 要再一次制造国民党的内部分裂,以瓦解正在坚持领导抗战的国民 政府和国民党。

时值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时值日本侵略者正在对我大后 方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进攻,时值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 政府和中国国民党,以及除中共以外的中国军队,正浴血拼搏在西 北、华东、华中和华南战场上,毛泽东和他的中共,非但无一言一 语一行以倡抗日,而且为达到他们假抗日、不抗日和真扩张的目 的,竟将对国民党抗战政策“具有支配地位”的蒋介石和“国民党 顽固派”,当作他们的死敌,处心积虑地建立制造抗战阵营分裂的 理论。如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以及各 派政治力量和各派军事力量,也和他们一样,则中国的抗战非但不 存,中国的灭亡也只能成为定数了。

第三、毛泽东制定了同“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的阴谋原则和手段

一、毛泽东提出了与“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的三个阴谋原则

由于中共军队在一九三九年八月至一九四零年二月共袭击国民 党抗日军队九次,先后消灭了山东的秦启荣部和河北的张荫梧部, 积累了“专打友军、不打敌军”的经验,一九四零年春天,毛泽东 在他后来题名为“目前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指示中,竟提出 了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残酷斗争的三原则。他说:“同顽固派斗争 必须注意下列几项原则。第一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说,决不无故进攻人家,也不可在被 人家攻击时不予还击。这就是斗争的防御性。对于顽固派的军事进 攻,必须坚决、彻底、乾净、全部地消灭之。第二是胜利原则,不 斗则已,斗则必胜,决不可举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 应懂得利用顽固派的矛盾,决不可同时打击许多顽固派,应择其最 反动者首先打击之。这就是斗争的局部性。第三是休战原则,在一 个时期内把顽固派的进攻打退之后, ...... 决不可无止境地每日每时 地斗下去,决不可被胜利冲昏头脑。这就是斗争的暂时性。” 57

毛泽东的所谓三原则,第二条是真、第一条是假。因为既然 是“决不可举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并且要“利用 顽固派的矛盾,应择其最反动者打击之”,那就决不可能是“人不 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恰恰相反,而是“人不 犯我,我也犯人,人若犯我,我更犯人”。再者,就是毛泽东所 谓“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和“对顽固派的进攻,必须坚决、彻 底、乾净、全部地消灭之”这样一些“指示”,它不仅表现了毛泽 东在打内战上的“狠劲”,而且证明了毛泽东不抗日和假抗日 的“真情”。因为在整个抗战的历史中,毛泽东从来没有对要亡我 中华的日寇说过一句这样的“狠话”,更没有要求中共军队打过一 场这样的“狠仗”。至于毛泽东所言“绝不可无止境地每日每时的 斗下去,绝不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指示,无非是因为时候未到罢了。

二、毛泽东拟定了与“国民党顽固派”作坚决斗争的三个阴谋手段

其一、毛泽东强调要在各方面对正在领导抗日的国民党“顽固 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明确指出:“对于一切反共顽固 派的防共、限共、反共的法律,命令、宣传、批评,不论是理论上 的、政治上的、军事上的、原则上均应坚决地反抗之 ...... 我们应提 出针锋相对的办法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例如:他们要四、五支队 南下,我们则以无论如何不能南下的态度对付之;他们要叶、张两 部北上,我们则以请准征调南下的态度对付之;他们说我们破坏兵 役,我们就请他们扩大新军的募兵区域;他们说我们的宣传错误, 我们就请他们取消一切反共宣传、取消一切磨擦法令;他们要向我 们举行军事进攻,我们就实行军事反攻以破坏之 ...... ” 58

其二、毛泽东强调要以军事进攻及军事发展来压迫和打击正在 领导抗日的国民党“顽固派”。在中共中央给东南局的同一封指示 信里,毛泽东还命令道:“四、五支队反对韩德勤、李宗仁向皖东 进攻的自卫战争,李先念反对顽固派向鄂中和鄂东进攻的自卫战 争,彭雪枫支队在淮北的坚决斗争,叶飞在江北的发展,以及八路 军二万余人南下淮北、皖东和苏北,均不但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 的,而且是使顽固派不敢轻易地在皖南、苏南向你们进攻的必要步 骤。即是说,江北愈胜利,愈发展,则顾祝同在江南愈不敢轻动, 你们在皖南、苏南的文章就愈好做。同样,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 游击队,在西北、华北、华南愈发展,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愈发 展,则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的可能性愈增加,我党在全国的 文章愈好做。” 59

其三、毛泽东强调要以阴阳两谋的惯技对外“高喊团结抗 战”以欺骗舆论。早在一九三九年十月,当国民党、国民政府和一 些抗日军队揭露了中共假抗日、真扩张和专打友军、不打敌军的卖 国行为之后,毛泽东就在对外发表的“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文 中,开始高喊“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和“坚持抗战、反对投 降”的口号了。一九四零年五月,虽然毛泽东向东南局和全党发出 了阴谋重重的指示信,命令中共如何专门与“国民党顽固派”作针 锋相对的坚决斗争,但同年七月,毛又对外发表了“团结到底”一 文,慷慨激昂地宣称:“抗日战争的三周年,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十 九周年。我们共产党人今天来纪念抗战,更感到自己责任。中华民 族的兴亡,是一切抗日党派的责任,但在我们共产党人看来,我们 的责任是更大的。我党中央已经发表了对时局的宣言,这个宣言的 中心是号召抗战到底,团结到底 ...... ”面对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对 外战争,毛泽东竟能如此地虚伪作态,言不由衷,大约在中国的历 史上也是仅有的。

第四、新四军的“抗日”行径与皖南事变的由来和真相

一、新四军的“抗日”行径和皖南事变的历史背景及政治背景

前文已述,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即芦沟桥事变后不久,中共 中央就发出了“关于对南方各游击区的指示”。该指示曾明确指 出,“红军游击队在保存和改编革命武装以及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 原则下,可以与当地国民党进行谈判,改变番号,以取得合法地 位”。中共南方各地残余武装和零散武装人员,正是在中共中央这 一指示下,开始接受国民政府改编而集结成为新四军,并“接受最 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

但是,由于中共中央在它的八一指示和其它指示中,曾一再地 和明确地指示,要保证中共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一再地和明确地 指示,新四军只需图扩张和发展;一再地和明确地指示,如有人妨 碍和阻止新四军的发展与扩张,能坚决消灭者则坚决地消灭之;一 再地和明确地指示,新四军只准相机袭击伪军和只在需要时才允许 迎击小股日军 —— 由是,新四军自成立以来,就从来只图发展和 扩张,从来只打友军和不打敌军。所谓著名的韦岗战役、黄桥战 役,即所谓的七战七捷,以及西路战役等,便全部打的是内战,即 全部打的是国民党正在抗日的“顽固派”,特别是曾血战台儿庄的 韩德勤等部。他们打赢了,便是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胜利;打 输了,便是国民党“顽固派”打击了“抗日”的新四军。连嗣后由 中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们所编纂演出的新四军“英雄业绩”,诸 如名噪一时的“东进序曲”等,都歌颂的是新四军打内战。然而, 近年来解放军的一些军史专家们,却在他们对新四军军史的深入研 究中感到了深深的痛苦。因为他们发现,如果说八路军还勉强配合 国民党军队打了一场平型关战斗的话,还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勉强打 过一场所谓的百团大战的话,那末,新四军非但没有与日本侵略者 打过一仗,而且纯粹是打内战的先锋、主力与祸水,甚至是中共通 敌卖国的主要执行者(详见下文和中国大陆有关研究新四军军史的 著作)。不了解这个症结,就不能了解皖南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 就不能了解皖南事变何以竟会发生的政治根由。

二、皖南事变发生的政治、军事动因

其一、政治动因。在了解了皖南事变之所以发生的历史背景和 政治背景,便是新四军一贯地不抗日和打内战之后,我们就可以对 诱发皖南事变的直接政治动因厘述清楚了。首先,皖南事变发生在 毛泽东所掀起的“反对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潮”之中,发生在 毛泽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理论、策略和阴 谋之后,是毛泽东及其中共一系列“反顽”指示和决策所造成的直 接后果。其次,皖南事变之所以发生,还因为毛泽东曾于一九四零 年五月四日代表中共中央给东南局写了一封指示信,并且这封指示 信曾具体指示新四军应该如何“打顽”。显然,毛泽东的这些指 示,不仅为属于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领导的新四军绝对地不听从军 事委员会的领导,而且还要坚决地反对这一领导,直至造成皖南事 变的发生,制造了它的政治动因。

其二、军事原因。由于毛泽东已经明确地向新四军下达了绝对 不许服从最高统帅部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命令的命令,所 以,新四军才会绝对不服从最高军事委员会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 祝同关于新四军调动的命令。岂但不服从,甚至还借调动擅自改变 行军路线,以屡屡大规模袭击国民党抗日军队。由是,新四军才在 对国民党抗日军队的屡屡袭击中,招致了它自己的杀身之祸。也就 是说,国民党的抗日军队终于反击了他们。中共党史研究家们已经 承认了新四军绝对不服从最高统帅部命令的事实。他们说:“在一 九四零年十二月三日和一九四一年一月三日,蒋介石曾两次致电叶 挺,提出:‘新四军应在繁昌、铜陵渡江,在无为附近集中,然后 按规定路线北上。’”然而,“皖南新四军最后选定的行军路线并 没有得到国民党的同意”,因为“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中共 中央军委命令皖南部队全部以战备姿态绕道茂林、三溪、宁国、朗 溪到溧阳,然后待机北渡。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又电项英,对 他们一再拖延、迟迟不愿北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项英在收到批评 后,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召开了会议,决定北移路线为:向南绕道茂 林、三溪、旌德、宁国,迂回天目山到溧阳。显然,这是按照(中 共)中央的命令提出的”。 60

这显然是对最高军事委员会命令的彻底违背。

三、皖南事变的真相

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九日,曾有一定亲共倾向并有相当影响的 民营报纸《大公报》,曾对皖南事变的真相及其来龙去脉,经过与 结果,有过较为公正、平实的报导:军委会通令:据第三战区长官 顾祝同电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违抗命令,不遵调遣,自上 月以来,在江南地区,集中全军,蓄意扰乱战局,破坏抗日阵线, 复于本月四日袭击第四十师,乃为紧急处置,将该军解散编遣,军 长叶挺就擒,交军法审判,副军长项英在逃,通令严缉”云云。这 一件事,甚使国人震惊,而尤恐牵动抗日大局。就我们所知,这一 不幸事件的发生,并非突然而来。据何参谋总长白副总参谋长致朱 彭叶项的皓(一九四零年十月十九日)电谓:“苏北方面,新四军 陈毅管文蔚等部,于七月擅自由江南防区渡过江北,袭击韩主席 (德勤)所属陈秦运部,攻陷如皋之古溪蒋霸等地后,又陷秦于黄 桥及泰县之蒋堰曲塘,到处设卡收税,收缴民枪,继更成立行政委 员会,破坏行政系统,并截断江南江北补给线。统帅部虽严令制 止,仍悍不遵命,复于十月四日向苏北韩主席部猛攻,韩部独六旅 十六团韩团长遇害;五日又攻击八十九军,计划去该军三十三师师 长孙启人,旅长苗端体以下官佐士兵数千人,五日晚又继续袭击, 致李军长守维翁旅长秦团长等被冲落水,生死不明,其他官佐士兵 遇害者不计其数。现韩主席部已继续撤至东台附近,而该军尚进攻 不已”云云。这种自乱阵线、袭攻友阵的行动,依军纪,本应予以 制裁,而统帅部初未采取断然处置,在主要可谓已极宽大忍恕,若 在一般军队必不能邀此宽典。统帅部之所以如此,据我们揣想,当 然是为了顾念团结之局,不愿以小不忍而乱大谋。新四军北移之 命,曾经延展一个月,迄最近展延之期亦已逾过,在中央规定的路 线上曾有该部的辎重及政治工作人员渡江北移,而该部大队则不北 而南,更于途中袭击四十师,因此乃有解散编遣的紧急处置。以上 所述,是此次新四军事件的综合经过。这事实,至为不幸,而就军 纪军令以言,统帅部的处置是无可置议的。

《大公报》的这篇报导,道出了事变的真相,也道出了事变的 前因后果,但悲剧仍然在于,当总参谋部向延安反映新四军的恶迹 时,他们并不知道,新四军执行的正是延安的命令。所以,《大公 报》记者亦曾感慨说道:到二十五年冬西安事变以后,共产党取消 了建制,共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军令统一了,最高统帅权确立 了,国家的统一规模才算告成。我们必须切记,国家这点统一规 模,是经过二十八年的内战,流了无量的血,付了无数的牺牲,才 产生出来的。我们更须切记,假使我们国家没有这点统一的规模, 我们根本就没有发动这次民族自卫战争的资格。这样艰难得来的国 家统帅权,我们全体国民必然要坚持拥护,业已统一了的国家,我 们全体国民必不让它分裂!

但是,《大公报》记者亦曾更加悲哀地评论说:八路军和新四 军成为华北、华中两支独立的军队,配着他们的边区政府、抗币、 共产党旗、国际歌 ...... 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若干友邦人士从重庆 飞向延安,乃有“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之感。

然而,善良的《大公报》记者并不知道,从中共向国民党和国 民政府提出“四项保证”的第一天起,中共就开始借口抗日以扩张 了,就开始利用抗日以再一次制造两个中国了。并且,谁要是妨碍 了它的扩张和分裂行为,谁就成了它的死敌,谁就要被毛泽东“坚 决、彻底、乾净、全部地消灭之”。皖南事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被逼迫出来的一场军事事变和政治事变。只不过打够了抗日军 队、一再地不听从抗日命令的新四军,在这一场事变中吃了亏。所 以,中共才借此大叫冤枉,才借重国民党在阳面,共产党在阴面, 一般民众、包括国际间难以了解共产党所作所为这一先天优势, 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的天大谎言洒遍全国,并流毒至今。中 共更借此一事变,将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行动推向了高潮,将 分裂、扩张和卖国的罪行愈演愈烈。

一九六八年冬,当作者的一批中学同窗被毛泽东下放到皖南新 四军军部所在地 —— 泾县茂林地区“接受再教育”时,他们所听 到的话无疑曾叫他们、也叫作者大吃一惊。因为当地的老辈们在谈 到当年的皖南事变时,竟在私下里对他们说:“哪里是国民党打共 产党,是共产党把国民党打火了,才挨的打。”

历史的真相是隐瞒不住的。

四 中共坚持扩张、内斗、种鸦片 和通敌卖国的“持久战”

第一、毛泽东的“光辉著作”《论持久战》

本书上卷虽然论述了蒋介石持久战思想形成的过程、决策、贯 彻和它对于坚持对日抗战直至胜利的意义,但是,近半个世纪以 来,在中国大陆非但没有人知道蒋介石有所谓持久战的思想,而 且,凡知道有持久战者,皆以为这一杰出的战略思想,乃是毛泽东 思想的“一个部分”。或曰,正是毛泽东“光辉的持久战思想”, 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长期坚持和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理论 的基础。这又是一个天大的“历史性谎言”。

一、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的时间和背景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于一九三八年五月的延安。其时, 蒋介石的持久战思想不仅早已形成,中华民国的持久战大战略不仅 早已决策并得以贯彻,而且,国民党将士的鲜血早已撒遍了华北战 场、淞沪战场、南京战场和徐淮战场。其时,日本三月亡华的狂梦 不仅已经破产,我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已经初成定局,而且全国人民 对于抗战必至最后胜利的信心已经形成,国际上对我政府领导全民 抗战的观感亦早已为之一新(参见上卷第六章)。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要害

毫无疑问的是,毛泽东这篇“论持久战”的要害,不在抗战, 更不在积极抗战,而是在论述中共应该如何利用持久的卫国战争, 以达到扩张和夺权的根本目的。虽然它是在抗日的包装下、即在抗 日这顶“大帽子”下进行论述的。中共的党史研究家们,早已对毛 泽东的“论持久战”一针见血地作了这样的歌颂和吹捧:“毛泽 东 ...... 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发表的‘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 久战’的著名演讲,深刻地揭示了抗日战争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民族战争条件下的具体体现这一本质。 解决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在反对外国侵略的 战争中,如何加强领导,发展革命,夺取人民革命胜利的重大课题。” 61

这才是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本质。这个本质,无非是要把一 场激烈持久的反侵略战争,在民族战争的伪装下,变为一场为夺取 政权而进行的隐形内战和残酷内战而已。所以,一九三八年七月, 当中共中央要求在武汉的王明等人于《新华日报》上发表毛泽东 的“论持久战”时,身为中共中央长江局负责人的王明、博古、项 英、凯丰等,曾一致反对发表这篇文章,认为“该文的主要倾向是 消极抵抗日本侵略,等待日本进攻苏联。这个方针既同中国人民的 民族利益又同中共的国际主义相矛盾”。 62 当然,王明们并没有说 透他们为何不登载该文的原因。因为他们了解,毛泽东要借日本侵 略的“良机”,以达到他发展农民战争打天下的目的。

第二、毛泽东和中共是怎样坚持“持久战”的

一、坚持四年整风内斗

应该说,在漫长的八年艰苦抗战中,在蒋介石先生亲赴抗日前 线甚至屡死屡生之际,毛泽东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苦心竭虑地为中 共夺权制造了一整套“革命理论”,主要是不抗日,却又要利用抗 日以进行夺权扩张的理论;和不抗战,却又要利用抗战以发展中共 领导下的现代中国农民战争的理论。二是在全中国人民艰苦的抗战 之中,发动整风内斗,清除异己,从而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以农 村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领袖集团在中国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为将 中国的共产革命彻底地改变成为一场传统型的旨在改朝换代的农民 造反,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而将这两件大事联系起来的,就是 由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

其一、中共党史学家为毛泽东在抗战时期于延安发动的那一场 整风运动,从“正面”作了如下的描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基 本结束,抗日战争即将开始的时候,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训练干 部,毛泽东以极大的努力从事理论工作 ...... 一九三七年七、八月 间,毛泽东写了“矛盾论”和“实践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毛 泽东又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这些著作 ...... 在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 未来政权的性质、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武装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使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一九四一年五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 学习》的报告 ...... 同年九月党中央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 定发动全党进行思想革命和解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

一九四二年开始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党整风运动是在毛泽 东思想已经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为了适应 中国革命斗争实际需要而提出来的 ......

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上作 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二月八日又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反 对党八股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正式开始。

一九四二年四月三日党中央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在延安讨论中 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报告的决定》。

一九四三年春转入了审查干部阶段,陕甘宁边区及华北、华中 各解放区也先后于一九四三年夏季基本结束了整风运动,这些地方 的整风运动多半是和审查干部结合进行的。

一九四三和一九四四年党的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又展开了党史 学习。这次党史学习主要是路线问题学习,批评了建党以来,特别 是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党内“左”右倾错误。

一九四四年毛泽东作了《学习和时局》的报告,对党史上的几 个主要问题作了结论,全党实现了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统一,这 一次伟大的整风运动才算是胜利结束。 63

在这个简单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到,毛泽东的“革命理论建 设”,是在何时开始与何时形成的,毛泽东所发动的长期整风运 动,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发动、进行和结束的。中国抗战的长 期、残酷和艰苦,世所尽知,然而,毛泽东却有功夫来研究中国革 命的道路,并解决了未来政权的性质以及等等方面的问题,更丰富 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比较完整的科学 体系”。

其二、八九年以后,中共的另一些党史学家们则从“反面”揭 露了中共延安整风的真相:

一九四二年十月,延安的秋夜,已有几许寒意,但是,窑洞里 却灯火通明。 ...... 一批批外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在被抢救 ...... 历史 稍微复杂、社会关系又不甚清晰的怀疑对象,正在一批一批地集中 起来,被送到反审机关审查 ......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日以后,审干由内部转为公开,开展了群众 性的坦白运动 ...... 特务一批一批地被查出来,真可谓已经到了草木 皆兵的地步。而外地来的同志也逐渐地人人自危了 ...... 有的单位对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员进行抢救,使正常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 一九四三年七月十五日,康生在中央大礼堂召开的中央直属机 关干部大会上,作了“抢救失足者”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中号 召:“无论青年人、老年人,无论男人、女人,无伦是自觉地为敌 人服务,还是不自觉为敌人服务,我们共产党中央号召你们赶快觉 悟吧,号召你们不要再为敌人的第五纵队服务了。”(按:康生在 这里所指的敌人和第五纵队,是指国民党而不是指日寇)他还告诫 说:“不要放松一秒锺的时间,失掉这个最宝贵的时机,将永远陷 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康生的这个报告曾被称为恐怖的信号。这个报告把反奸斗争推 向了高潮:从延安到各根据地,从党政军民学团体到市民群众,从 城镇到农村,直至到监狱内,由此开始了全线进攻,大搞坦白检 举 ...... 监狱的情况更为严重。根据当时被关押在边区保安处的陕西 省党员朱子彤回忆说:“抢救运动开始,各窑洞都发了康生抢救失 足者的报告,学习了这个文件就乱了套,窑洞内大搞车轮战,都在 公开案情、分析、规劝。”“彻夜地揭发、分析、规劝,不达目 的,规劝不止,逼着大家交代问题 ...... 有时还押着被关押的人去参 加机关的抢救大会 ...... 有时组织被关押的顽固分子到群众大会上去 坦白交代 ...... ”

在康生的抢救失足者报告影响下 ...... 开始出现严重的逼供信现 象,并且手段繁多。手段之一:主观臆断,指鹿为马;手段之二, 欺骗恐吓,诈骗口供;手段之三,酷刑折磨,刑讯逼供 ...... 据一个 县委扩大会议记录记载,县委书记、区委书记都打过人。县委书记 打人约十七人次,挨过县、区领导打的有九十一人次,私自被关押 的二十九人。 ...... 据当时任靖边县统战部长的陈元方同志回忆 说:“逼供有精神上的,肉体上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有时交叉进 行,有时同时并进。精神上的是找被审查者谈话,施加种种压力, 威胁,甚至诱供。比如承认可以戴大红花,吃好的,保留党籍等 等。肉体上的有车轮战、坐小凳、五花捆绑、假枪毙等 等 ...... 。”有一个从沦陷区到延安的进步女青年(当时只有十九 岁),由于她的亲属中有一人是汉奸,这个女青年便被怀疑是日本 特务,将她逮捕关押。审讯她时,三天三夜不给她睡觉,并且威胁 她说,如果再不承认是特务,就放两条大蛇到她的窑洞里。她被吓 得按照小说《双城记》里的情节胡编了一套假口供 ...... 在抢救运动 中,发生过为了逼出口供,对被审讯人员施以各种各样的肉刑或变 相肉刑、甚至把人打死的情况。据关中分区一个县统计,他们采用 过车轮战、压杠子、打耳光、举空摔地等二十四种肉刑。延安青年 剧院为了逼一个赶大车的人承认是特务,捆绑吊打,活活折磨致 死 ...... 仅延安一地自杀身亡者就有五、六十人 ...... 不仅青年知识分 子受到抢救,一些老干部也受到迫害,例如陶铸同志 ...... ,一些娃 娃也被坦白为特务分子。据当时的《解放日报》报导,绥师已有一 百六十余人觉悟改悔,在大会上自动坦白者二百八十余人,被揭发 者一百九十余人。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刘锦梅走上台,只比桌子高 一点,坦白她参加了“复兴社”。十六岁的小男孩——马逢臣,手 里提着一大包石头,坦白他是石头队的负责人,说这包石头是他在 特务组织指使下,谋杀人用的武器。绥师的控诉会一直开了九天, 在这些十几岁的小孩中,最后竟挖出了二百三十个特务,占该校人 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经过抢救,延属各县共挖出二千四百六十三个 特务,军委三局电讯学校二百多人,竟挖出一百七十个特务,中央 秘书处六十余人,也挖出了十几个特务,西北公学五百多人,只有 二十人没有被抢救,百分之九十六的人是特务 ......

抢救运动造成很大危害 ...... 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 ...... 造成了 一大批冤假错案 ...... 有些人经受不住冤枉折磨而自杀 ...... 造成互相 猜疑,人人自危,在精神上留下了深重创伤 ......... 64

在中共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的异己者王明等,均遭到了迫 害和清洗。还有象作家王实味那样的冤假错案,以及那些如王实味 一样被迫害、杀害致死者,中国大陆的许多刊物都已经有了揭露, 这里不再赘述。

显然,凡是经过中共文革者,大约对抗战时期在延安和各中 共“解放区”早已发生过的“文革”,无疑能够感同身受。王明在 他的《中共五十年》一书中,就指延安的整风运动是文化大革命 的“演习”。然而,相同的是,都是整风整人、制造冤假错案和极 端残暴残忍;不同的却是,文革是处在毫无外患内忧的和平时期, 而延安的整风则是处在全民抗战、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如果国民 党、蒋介石在此国难当头之时,也来了这样一场整风运动,也大搞 一场深挖共产党特务或其他种种特务的运动,也制造了如是之多的 冤假错案,则中华民族大约只有亡国这一条路了。反之,中共之所 以在国难当头之时,胆敢如此整风整人,大兴冤狱,归根结底一句 话,就是因为它不抗战,假抗战所致。

二、坚持六年大种鸦片

有一首歌颂中共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著名歌曲 —— “花篮里花 儿香”,曾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唱彻中国大陆。然而,善良 的人民却根本不知道,那花篮里飘出来的竟是罂粟的香味。因为八 路军第三五九旅的大生产运动不是种的粮食,而是种的罂粟,即鸦 片。这对中国大陆人民来说,不啻有石破天惊之感。作者于一九九 五年初访问台湾时,曾查证了这一说法。 65 共产国际驻延安代表彼 得·弗拉基米若夫尤在他的《延安日记》里对它予以了彻底的揭 露。彼得这样写道:“到处在做非法的鸦片交易。例如,在茶陵, 远在后方的一二零师部,拨出一间房子来加工原料,制成鸦片后就 从这里运往市场 ...... 政治局已经任命任弼时为鸦片问题专员。因为 当尤任问及毛泽东‘特区的农民往往由于非法买卖鸦片受到惩办, 而现在甚至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机关也在公开地生产鸦片 ——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毛泽东没有吭声。邓发代毛泽东回答 说:‘从前特区只是把盐和碱运往国统区。我们一挂挂大车满载着 盐出去,带回来的钱袋却是瘪的,而且还只有一个钱袋!现在我们 送出去一袋鸦片,就能够带回满满的一车钱。我们就用这些钱向国 民党买武器,回头再用这些武器来收拾他们!’ ...... 中共政治局甚 至批准,要加强发展公营的鸦片生产和贸易 ...... 要在一年内为中央 政府所辖的各省的市场(叫作对外市场)至少提供一百二十万两的 鸦片 ...... 鸦片的事情,就是说罂粟的种植与加工,大部分将由部队 来做管。贺龙的一二零师所在地是最主要的提供鸦片的地区(这个 师已长期做这项生意) ...... 毛泽东同志认为,种植、加工和出售鸦 片不是件太好的事情。可是,毛泽东同志说,在目前形势下,鸦片 是要起打先锋的、革命的作用,忽视这点就错了,政治局一致支持 中共中央主席的看法。” 66 此外,彼得还愤怒地说道:“解放区出 现了一片怪现象。中共的部队同样也出现了这种怪现象。他们全部 在尽可能地与沦陷区的日军做生意 ...... 实际上晋西北各县都充斥着 五花八门的日货。这些日货都是由沦陷区日军仓库所直接供应 的 ...... ” 67

这就是中共大生产运动的真正内容,就是那一曲“花篮里花儿 香”的创作源泉。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以准备抗战,在抗战之前,蒋介石曾提倡并 推广了新生活运动,中华民国政府则开始了严格的禁烟运动,此举 曾深招日本的忌恨。在抗战中,日本侵略者欲亡我中华的另一番战 略,便是在敌占区大肆出售鸦片,以麻醉和断送我们民族自立与自 强的精神。然而,中共却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买武器来收拾国民党和 准备内战,竟将鸦片生产和贸易合法化,竟将鸦片源源地运往国统 区和敌占区去坑害他们的同胞,事后又将鸦片生产美化为“为了抗 日而进行的大生产运动”,这在道德上和行为上都只能堪称是“绝 唱”。

三、坚持长期通敌卖国

塔斯社记者、莫斯科驻延安的特派员彼得,揭露了比中共种植 和贩卖鸦片更要严重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中共最高领导层曾长 期通敌卖国。而这个惊人的事实,亦在中国大陆近年出版的《南京 志史》一书中,得到了证明。首先,彼得这样写道:“我无意中看 到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地证实了:中 共领导与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存着联系 ...... 电报无 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 的。”因为,“叶剑英告诉了毛泽东,我已经知道了新四军发来的 电报内容。中共中央主席跟我解释了很久,说明共产党领导人为什 么决定与日本占领军司令部建立联系。”“中共领导人中只有几个 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可以说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冈村宁次 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 护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与新四军总部之间。”然而,“中共 领导人却要做出打日本的样子欺骗莫斯科。” 68

其次,“大陆出版的《南京志史》披露了一则被封存了近半个 世纪的丑闻。中共当年竟然背着国民政府,背着四万万浴血抗战的 同胞,私下里透过秘密渠道与日本最高军政总部议和。这篇史料一 见光,史学界为之哗然。该书揭露:一九四五年六月,设在南京的 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来了一位神秘人物,此君自报家门:我是 新四军联络部长杨帆。卫兵们大惊失色,紧急通报上去,军部的长 官连忙出迎,殷勤接待 ...... 抗战史上的一篇黑幕故事从此开始。事 情是这样的,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日本陷于战线过长的困境。中 国战场上,国军仍顽强抵抗。为了挽救这种极其被动的局面,冈村 宁次向新四军军部发出了议和信息 ...... 新四军接报,因事关重大, 即由中共华东局请示中央。延安方面反应奇快,密电答复:可以和 日方秘密接触。六月初,日军派出了以日本天皇的乾儿子,日军总 司令部参谋部对共工作组组长为首的使团,向中共提出了局部和平 的方案,并建议中共方面派出负责官员前往南京与日军总部首脑直 接谈判 ...... 经中共中央驰电批复,新四军联络部长杨帆便启程赴南 京。抵宁次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和杨帆 开始正式谈判,并提出‘局部和平文本草案’,除双方停止军事行 动以之外,日方还答应让出八个县城,新四军保持中立,也可以将 来和日方合作,共同对付蒋介石的国军和美、英方面 ...... 这化敌为 友的第一次正式谈判自然未获实质性成果,但已协商好保持秘密接 触的级别、方式、地点、时间,为进一步谈判做好了准备工作。这 一系列卖国勾当便是弗拉基米若夫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发现的秘 密。” 69

难怪共产国际的特派员气愤地指责说:“毛泽东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缩,却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际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了不可估价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止是背信弃义而已 ...... 什么国际主义政策,跟毛泽东哪能谈得通,连他自己的人民也只不过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工具罢了!千百万人的流血和痛苦,灾难和忧伤,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啊!我们往往是过分地把它简单化了!” 70

第四、中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积累了丰富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段标题上的引文,是中共党史学家们为中共的“抗日”所作的最为科学的总结 71 。历史的事实是,一九三六年底,当毛泽东率 领红军将领致蒋介石书,请求不要再攻打红军时,中共红军仅存不 足二万人马,其势力亦不足三县之地。全面抗战开始后至一九三七 年底,中共已经拥有十万军队,占地三万五千平方公里,挟人口一 百五十万。至一九四三年,在敌后共一亿八千三百万的总人口中, 中共已经能够控制拥有五千四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至一九四五年, 中共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十六个根据地,其中五个有各级政权,八个 有行政委员会,三个为军事区域,中共党员既已达一百二十万人, 其军队也已达一百二十万之数,所挟人口已达一亿以上。与一九三 六年的中共相比,仅在军力上便是八年前的六十倍;与在八年全面 抗战中伤亡了数百万官兵、阵亡了二百余位将官的国民党军队相 比,其反差之大,足以令人触目而惊心。难怪中共党史学家们要 说,中共正是在“八年抗战”之中,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兼 问 是谁“摘了桃子”?

在中国大陆,几乎人人皆知,毛泽东曾指骂蒋介石在抗战刚刚 胜利之时,便立即从峨嵋山上赶下来“摘桃子”了,意即下山“抢 夺”抗战的胜利果实了。然而,姑且不说蒋介石曾多少次亲自下山 指挥抗战,也不说蒋介石在山上曾遭遇过日本飞机的多少次狂轰滥 炸,单就整个的抗战历史而言,亦正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 和中国国民党才真正领导并坚持了抗战,是国民党军队才为保卫中 华民族的血脉而浴血苦战、壮烈牺牲。因此,抗战胜利后,即便是 蒋介石要走下山来“摘桃子”,也是理所当然。相反,恰恰是毛泽 东和他的中共,才在八年抗战中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的假抗日和真 扩张路线。而毛泽东既从来没有走下黄土高原,更没有命令和指挥 过一次抗战,更不用说上过一次前线。相反,他所有的电报指示, 不是制止中共军队抗日,就是教导他们如何“专打友军,不打敌 军”,直至命令他们“长期隐蔽、积蓄力量”,从而为战后立即发 动那一场残酷的内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并终于夺取了中国大陆的政权。如是,中共江山“非得自于 国民党,而是得自于日本”的历史事实,才真正揭穿了“摘了抗战 胜利这个大桃子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毛泽东和他的中国共产 党。

(总目录) (下接 下·5)

注释
第四章

01、《六大以来》,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02、同上。
03、《张国焘回忆录》第一二九四页。
04、05、同03,第一二九五页。
06、07、08、同03,第一二九六至一二九七页。
09、同上,第一二九七至一二九九页。
10、〔苏〕彼得·富拉基米若夫:《延安日记》第一九二页。
11、《中国革命史荟萃》第二八七页。
12、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上述电文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集。
13、同11,第三三六页。
14、“平型关伏击战所歼之敌非二十一旅团主力之辨析”。《中国革命史荟萃》第三三六页。
15、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第六二一页。
16、17、18、19、20,《中国革命史荟萃》第三三一页至三三五页。
21、《彭德怀自述》和《中国革命史荟萃》第三三四页。
22、23,同11。
24、《中国革命史荟萃》第三三二页。
25、同上。
26、〔苏)彼得·富拉基米若夫:《延安日记》第一九二页。
27、同上。
28、《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五一五至五一七页。
29、同上。
30、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
31、同11,第二八八页。
32、毛泽东:“关于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毛泽东给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等的信。
33、同11。
34、《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五一七页。 35、《共产国际通讯》第十八卷第六期。
36、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略问题”。一九四零年三月十一日。
37、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一九四零年三月六日。
38、39、40,同上。
41、同11。 42、“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指示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一一至七一二页。
43、彼得·富拉基米若夫:《延安日记》第三四页。
44、同42。
45、北师大编《中国现代史》第四五一页。
46、47、48,《中国革命史荟萃》第三一二至三一三页。北师大《中国现代史》。
49、毛泽东:“必须制裁反动派”。《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五三九至五四零页。
50、毛泽东:“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51、“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零七页。
52、同上,第七零八页。
53、54、55,56、57,同上。
58、59,同4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七一二至七一三页。
60、同11,第三四一页。
61、何世芬:“毛泽东同志在抗战初期军事战略转变中的杰出贡献”。中共《党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一期。
62、参见曹仲彬、戴茂林:《王明传》第三一四页。
63、参见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第二四二至二四七页等。
64、参见文聿:《中国左祸》第一七六至二一九页等。
65、担任过蒋介石先生侍卫长的孔令晟将军,曾于笔者访问台湾时告诉过作者,他当时就在陕西担任堵截共产党向抗战后方偷运鸦片的任务。
66、〔苏〕彼得·富拉基米若夫:《延安日记》第四三页。
67、同上。
68、同上,第五三三页。
69、郑义:《红色纪念碑》第四一七至四一八页。
70、同67,第六八页。
71、参见王桧林、李隆基:“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八四年第六期。王首道:“抗日根据地的伟大历史意义与我党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中共《党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总目录) (下接 下·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