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7, 2019

肖遥生:欢乐的西方哲学史

  



2015-03-03 肖遥生

欢乐哲学课 

作者:張明明
出版社:天下文化
原作名:不疯魔,不哲学
出版年:2015-1-26
页数:304
定价:NT300
装帧:平装
ISBN:9789863206644

 前言、第一节简介 

继上次简短地推了清华在读博士生张明明的《歡樂哲學課》后,书友纷纷侧目而言,有的说“太好了,希望能买到”,有的说“还有的分享吗”,更有的说“我借您的看下再还给您”。恰逢最近在看一部长篇小说,一时拿不出手,推不出口,就先将《歡樂哲學課》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吧。我将做一番摘要,把这本书变“薄”,呈现精华予你。每位哲学家只讲两点:核心思想和八卦。咱们分4期讲完书中的所有哲学家,第1期讲在作者看来最为重磅的6位。

 欢乐的西方哲学史(一) 

老宅男康德 

 理论: 
吵架中,康德神作《纯粹理性批判》出场,这本书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甲方理性主义派,乙方经验主义派,你们两派休要再争论纠缠,依老朽看,世界可分为物自体和现象界,物自体也就是事物本身不可知,而现象界嘛,是可以被人类所认识的。」康德的理论不仅成功地调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哲学武林纷争,还替各种星座学、周易学、奇门遁甲术友情提供理论支撑:谁说这些都是伪科学了?科学才发展了多少年,科学之外的物自体是不可知的。
听康德讲哲学,他会开门见山抛出四个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我们能够认识什么?二、我们应该做什么?三、我们能够期望什么?四、人是什么?这四个问题构成了哲学所从事的事业。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集中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们能够认识什么?」
在书中,康德将理性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所谓纯粹理性也就是理论理性,指的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通过理性的有限范围去认识:而「批判」原意是「严谨的思考」,就是分析,即通过纯粹思辨对理性进行考察。在康德看来人类只能认识被人类心灵捕捉到的那部分现象,而不能认识到真实存在本身及其规律性:知识不再由物件所决定,而是物件由我们的认识能力所决定。说白了,人类认识的世界并非世界本身,而是能被我们所认识的世界。
 八卦: 
康德一生宅在柯尼斯堡,未婚,一辈子老处男。对此,后世看不懂「三大批判」却又痴迷康德的猥琐孩子们,不得不发挥记者精神,深度挖掘康德私生活。研究面从康德的男仆兰伯,到康德资助过的男学生,最后得出结论:康德是个同性恋!
呵呵,他们不知,康德一生未婚,除了家庭负担过重之外,是因为康德是欧洲中世纪体液理论的严格恪守者。说白了就是:人类体液就是生命力,体液只能在体内回圈流动,如有消耗,人就会衰老死亡。所以,剧烈运动?NO!会汗液流失!法式热吻?NO!会唾液流失!XXOO?哼,想都别想!康德一生活了八十岁。

 处女座的黑格尔 

 理论: 
歌德曾经在黑格尔评教授资格时帮助过黑格尔,两人关系不错。后人也总喜欢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歌德的《浮士德》相提并论,尽管这两部作品有着明显差异:《精神现象学》是一部用哲学语言概念化论述推演的哲学作品;《浮士德》是一部用文学语言直观形象描写出的文学作品。但浮士德在无尽的世界里漫游探索着人生意义,与绝对精神在世界的探险旅行、必然实现着自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指的是宇宙的本质与理性的绝对形式,是贯穿于世界万物的规律。这也就是说,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的起源,要想说明世上万物都绕不过绝对精神。
 八卦: 
处女座的挑剔龟毛人神共愤,在柏林大学任职期间,黑格尔和教授同仁们经常发生口角,几乎要君子动口又动手。黑格尔骂一位逻辑学同事上课「绝对浅薄、愚钝、平庸。」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黑格尔后来遭遇了机具骂街天赋的叔本华,从此甘拜下风。叔本华骂黑格尔「平庸、令人厌恶、一无所知的江湖骗子,傲慢、疯癫、爱胡说八道。」叔本华的骂人辞藻相当丰富且从不重复,从学术攻击直接发展到人身攻击:「黑格尔是个可怜的精神怪物,长着一副啤酒店老板的模样。」叔本华估计和啤酒店老板也吵过架。

 混世魔王马克思 

 理论: 
在我看来,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所有的哲学家都在营营役役地建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大厦时,马克思蹦出来告诉大家,从理论到理论,从体系出发解释现实,这都是徒劳的是没有用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的理论从来都没有沿着哲学问题的传统思路,像其他哲学家那样用一种逻辑体系否定和批判另外一种逻辑体系,用一种哲学去化解另一种哲学危机。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且听我慢慢道来:「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成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显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简单地说,共产主义不是一个已设定好的完美社会,然后大家一齐朝之迈进,如果真是那样,共产主义就是宗教就是信仰就是煽动,其影响也无异于太平天国的「大同社会」。真正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不断进行着的运动,它以消灭私有制为己任。
 八卦: 
恩格斯对马克思这个朋友相当仗义。马克思要是感激恩格斯,一定会说:「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恩格斯在马克思活着时,从金钱到精神,全方位支持马克思,甚至当燕妮因为马克思的私生子一哭二闹三上吊时,恩格斯都不惜自毁名声,说那个可怜的娃儿是自己的。在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又停止自己手头上的一切工作,编排马克思的《资本论》二、三卷。

 美女、才女、痴情女:汉娜·阿伦特 

 理论: 
一九五二年,汉娜·阿伦特发表《极权主义的起源》,名声大噪。《极权主义的起源》有三部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一、为什么不是高丽人或是爱斯基摩人,而偏偏是犹太人被列为纳粹大屠杀的对象;二、极权主义的起源是什么;三、极权主义发展的逻辑。
 八卦: 
我曾经迷惑过,为何特立独行思想理性又深邃的哲学家汉娜·阿伦特,面对爱情如此感性如此飞蛾扑火?海德格尔无论思想多集大成,可做的事实在太损人品,他和雅思培因为纳粹问题决裂;他甚至欺负自己的老师胡塞尔;他为了前程抛弃汉娜;为了荣华又转眼投靠纳粹。可痴情的汉娜却一直在原地,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一半天才,一般疯子:尼采 

 理论: 
如果你热爱哲学,可又嫌弃它深刻晦涩,三天翻不了两页,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先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本书会彻底颠覆你对哲学的偏见。这本书与其说是哲学书,不如说是哲学诗,它没有令人窒息的教条,呆板停滞的体系。阅读它,你会感到泉水跃动成洪流奔驰着,时而热情跳跃,时而变幻无穷。书中尼采借古波斯沃教教主查拉图斯特拉来宣说自己的思想,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帝已死」、「强力意志」和「永恒轮回」。
全书除序言外,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篇,尼采提出了「精神三变」:「由精神变为骆驼,由骆驼变为狮子,最后由狮子变为婴儿」。骆驼的吃苦耐劳隐忍负重,代表精神对理想的敬畏;凶狠的狮子代表信仰的破灭,虚无和自由精神的时代;而婴儿代表对虚无的战胜,对生命及人类天真纯洁的肯定,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八卦: 
我们要是弗洛伊德似地分析尼采生平,你就会发现尼采这娃儿小时候爹死的太早,一直混迹在由祖母、母亲、妹妹组成的女生宿舍,对于女人,他敏感、自卑又羞涩,年轻时的他也曾热情追逐过几位姑娘,可惜全部未遂。之后,尼采的著作中诋毁女性的句子就层出不穷。对此,花花公子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一语道破真谛:「十个女人有九个会让尼采丢掉鞭子。他是明知如此,所以才要避开女人呀!」

 磨镜片的斯宾诺莎(我最喜欢的哲学家) 

不错,哲学家大多是怪咖,斯宾诺莎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怪咖中的战斗机!此君就是一升级版康德。康德再宅,每天下午四点都要准时散步,完成光合作用,可斯宾诺莎能囤几大筐马铃薯,宅三个月不出门,前一次出门街上的少女们还穿秋装,下一次出门少女们都纷纷露大腿了。人家康德清高,可是也会在早期论文《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的扉页殷勤地写下「献给弗里德里希王子」。斯宾诺莎不一样,马铃薯都快买不起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许诺,只要他在著作上写下「献给法王路易十四」就送他一大包金子。可斯宾诺莎毅然拒绝了法王的金子,选择喝西北风。康德一辈子宅在柯尼斯堡学习,学什么?学哲学!可斯宾诺莎一辈子宅在屋里玩耍,玩什么?玩哲学玩镜片!康德是优等生,而斯宾诺莎是神!
斯宾诺莎的代表作《伦理学》是他死后出版的,这本书对于后世影响颇大,因为这是一本用欧几里得几何定理写成的哲学书。在那个年代,为追求哲学的准确无误,哲学家喜欢用数学的方式来阐述自身。这本用公理、定义、定理和证明写成的哲学著作,让人读来疲惫至极,可又感叹杂乱无章的世界可以在斯宾诺莎的笔下归结为统一和秩序。
《伦理学》由五部分组成:一论神,二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三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四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五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第一部分构成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第二部分构成体系是认识论,三、四、五部分构成伦理学的体系。
以上一字一句都是我码出来的,欢迎大家进入奇幻的哲学世界,因为它与每个人有关。

 欢乐的西方哲学史(二) 

第二节简介 

今天继续推《歡樂哲學課》这本书正册中剩下的6位哲学家。以如此戏谑的口吻来写哲学,必是惹来一番争议的,你怎样读它,你得到了什么,你怎样评价它,毕竟是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

 雌雄大侠:波伏娃与萨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到底是什么,还要从18世纪的哲学讲起。那时候哲学为了和神学作斗争,为了否定神性承认人性,所有的理念都强调“本质先于存在”,人的本质先于人的存在。这种“本质”在柏拉图那里叫“理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叫“理性”,在托马斯·阿奎那那里叫“上帝知识”,在笛卡尔那里叫“观念”,在黑格尔那里叫“绝对精神”。到了萨特这里,他开始和传统的哲学决裂:他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直接表明了人与工具、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界的不同。人的存在是不能受任何本质概念规定的。一个工具,如斧子,它在制造之前就已经规定了它的性质、用途、用法、形状大小等本质属性,然后被生产者制造出来。但人的存在却不是提前被上帝规定好的,上帝无法主宰人的本质。人之初,空无有,人的选择造就了人自身,人的本质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行动和意志来创造自己的本质,并决定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萨特看来,客体世界荒谬荒诞,人生由此痛苦孤独。但是作为主体的人却应追求自由,不断选择,我们在自由选择时又应该承担责任,自由和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萨特将“存在”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在的存在”,就是“物”的存在,它无意识无目的无理由,它就是它,它孤立而偶然,因此萨特讲:现象即本质。另一类是“自为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有意识的存在,是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强调行动的永恒可变性,它要改变自在存在的永恒性。个体的人没有不变的本质,他自身的现实境遇和自由选择创造了他的本质。
一言以蔽之,萨特的客体世界是“自在存在”,主体世界是“自为存在”。人类先天无本质,无论怎么样,人类的失败不可避免,无论你怎样选择,怎样造就自己,却永远无法实现“自在自为的存在”。我们不可能像对象一样客体的自在存在,也不可能自为的虚无的存在。人只有边追求自由边承担责任,在行动中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
萨特的世界是一个荒谬的世界。在这个荒谬的世界里,有人为目标奋斗,却并不存在一个人类的目标;每个人都想自为的存在,却不可能实现人类世界的自为存在,这个世界是丑恶的、毫无希望的世界。因为世界的毫无希望,人类的存在便有了价值,世界本空虚,人用行动填充空虚,人的自由就是对空虚和荒谬的一种反抗。人生无所依,一切取决于自己。我们只有在追求自由的反抗中,创造自己的价值,赋予空荡的世界以意义。
在萨特看来“他人就是地狱”,这句来自剧作《禁闭》里的名言曾一度让萨特置身于口水战的中心。萨特这句话不是让大家去仇恨他人。他只是在研究“自在存在”“自为存在”的同时,探讨另外一个存在即“为他的存在”,研究“人”就绕不过“他人”。客体是自在存在,主体自为存在,可一个主体的人在他人眼里却成了客体。这些他人在自我的自由选择中把你当成了对象,于是,你成了别人意识的对象,而不是自我意识的主体,这就是“为他的存在”。在萨特看来,如果现实中你和他人关系恶化,那他人就是你的地狱;如果你太依赖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他人就是你的地狱;如果你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那自己也是自己的地狱。
波伏娃的《第二性》一书共分为两卷:第一卷“事实与神话”,她从经济学、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角度研究女性问题,向大家详细演示了妇女今天所处地位的演变史;第二卷“当代妇女的生活”,波伏娃分析了女人是怎么成为弱者成为第二性的,并告诉大家:女人不是月亮!女人应该走向独立和解放!波伏娃在思想上紧跟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在《第二性》中她提出世上本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女人本性:“女人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反对世界的任何一种“本质”,波伏娃的女权主义认为女性气质也是种错误的本质。在历史上,女人是人类范畴的一个概念,这个人类范畴却是个男性范畴。男人是普遍的第一位,女人是次要的第二位。这种女人第二性的次要地位已经隐藏于从古至今的人性概念中。女人成了另外一种人——“他者”。只有另外一种人的干涉,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
波伏娃的“他者”受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影响。黑格尔的“自我意识”需要他人证实它的存在,这个“自我意识”里就预设了“他者”的存在,没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没了自我意识的存在。这种关系就如同奴隶和主人的关系一样,之所以意识到自己是主人那是因为有奴隶的存在,没有奴隶就无所谓主人了。女人成为他者正是因为男性在自我界定过程中树立了女性的他者地位,女人要想解放就必须先打破早已内化的“他者”观念,确立自我树立自我意识。
1929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习时,萨特认识了小自己两岁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与世间所有正当龄的小情侣一样,他二位也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山盟海誓私定终身;可与世间所有正当龄的小情侣又不一样,他俩的山盟海誓惊世骇俗:“我们之间永不说谎永远挚爱对方,但我们永不结婚永不干涉对方同其他人的其他爱情!”从此后,没领证的萨特和波伏娃开始非法同居,他俩同居了50年,契约爱情了一辈子。

 丐帮哲学家:犬儒学派 

犬儒主义(cynicism)在今天被简单地概括为:玩世不恭+愤世嫉俗。如果大家都经常在网络各大BBS潜水冒泡且发表言论有以上倾向,那么今儿个就让我带领大家去瞻仰围观下各位的祖师爷吧。
公元前5世纪末,曾经灿烂一时的古希腊城邦制度由盛而衰,它的衰败我们可以在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一败涂地,苏格拉底被所谓“民主”的毒芹汁赐死,柏拉图失望至极愤而出走西西里中窥视得一清二楚。当曾经强大的城邦已然成为明日黄花,当曾经自信的公民沦为臣民,当战争引发社会混乱道德滑坡人心不古,一群哲人开始对现实产生怀疑,于是他们用极端的方式表达自我。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行为艺术家,他们的名字叫犬儒。
“犬儒”一词,翻译得不得不让人拍手称赞。“犬”的意思就是狗了,“儒”就是儒生,知识分子的意思,“犬儒”就是“像狗一样的知识分子”。只见这群知识分子举止乖张放浪形骸不知羞耻,却又我行我素敌我分明敢咬敢斗。他们是希腊版丐帮:赤足而行,乞讨为生。他们又是时尚潮人:将米兰时装周流行元素一网打尽:鸡窝头渔网服透视装。他们还是行为艺术先驱:住在木桶随地排泄当众XXOO。他们的口号:一切附庸风雅装阳春白雪的哲学家都是纸老虎,打倒纸老虎!他们的目标:咱家就是要做下里巴人哲学家中的下里巴人!
犬儒学派的思想很容易概括——“三反运动”:反社会反世俗反现实。政治上,他们藐视一切权威,提倡“世界公民”;宗教上,他们怀疑神灵批判宗教;他们鄙视金钱,摒弃世俗快乐;他们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他们四处乞讨食不果腹居无定所一无所有;他们却又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不逃避不苟且;虽然他们消极、幼稚又极端,但他们自信、独立且强大。他们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无政府主义、后现代主义,尤其是二战后的那些反社会思潮,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

 居家好男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最有名的一本书叫作《梦的解析》,写完这本书时,弗洛伊德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在扉页上用维吉尔的诗题词:“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将下震地狱。”可怜的弗洛伊德打死都没想到,天堂地狱他到底没够着,唯一撼动的却是自己,因为这本书花了8年才卖了不到600本。这都怨当时的图书编辑不谙市场之道,要是打上个“周公解梦,预知未来”的小广告,怎么也不至于落个如此惨淡的下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我可以为大家简单地概括为四部分:无意识理论、梦的理论、性本能理论与人格理论。其中,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所有理论的出发点。在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弗氏又建立了梦的理论、性本能理论以及人格理论。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意识包含了两大类:意识与无意识。意识就是能为大家所认知的观念的集合体;而无意识潜伏在意识之下,不为人所知。无意识又可分解为:能转化为意识的前意识,压抑很深不能转化为意识的无意识(也叫潜意识)。弗洛伊德曾打比方说,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犹如冰山,那些显现出来的意识无非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无意识才是藏匿在水下冰山的绝对构成。无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真正的推动力!
关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弗洛伊德有个生动的比喻: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一座三层小楼。楼顶住着意识先生们,他们温文尔雅高尚有道德;他下面住着前意识们,这些人比较安静守礼。在楼梯中间有一位警察站岗,但是警察叔叔对前意识们比较nice,他们可以经常上楼拜访意识先生们。住在最底层一天到晚骚乱不休、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就是潜意识们,他们每天都企图逃过警察叔叔的监控,溜到楼上打扰意识先生。这群狡猾的潜意识们要么伪装自己,把自己打扮成前意识,要么就等夜晚来临,警察叔叔睡着了,他们就蹑手蹑脚偷偷溜上去。
潜意识的夜间作案其实就是人类的梦。
弗洛伊德解释道:“梦,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和荒谬的;也不是像有人所说的一部分意识昏睡,而只有少部分乍睡乍醒的产物。梦,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梦者愿望的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梦,那就是:梦是这群潜意识们愿望的冲动,梦的本质就是愿望的达成!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笑话段子:“马克思与弗洛伊德都解放了人的下巴,一个是上面的,一个是下面的。”编笑话的人显然了解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但又浅尝辄止。马克思的理论不是解决吃饭问题,弗洛伊德的理论也不是主张性解放。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推动力,而在弗洛伊德看来,性本能(即力比多)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推动力。

 毒舌男叔本华 

叔本华30岁就写出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写完后,他出门旅了个游,内心焦灼不安地等待着大家的赞美或是批评,可悲剧的是,竟然没人搭理他,他的书完全卖不动,最后都贡献给村头厕所当手纸了。其实,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欢叔本华的悲剧哲学观,倒不是因为他们个个命运多舛感同身受,主要是他们太闲了,日子太平淡于是就有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可以去抱怨生活,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呗。
除此之外,大家喜欢叔本华,是因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哲学书,难得大家都能看懂。这本哲学书里没有康德学究式的概念,没有黑格尔的晦涩文笔,没有斯宾诺莎的高深几何学方法,它风格清晰明了,偶尔还有个小幽默,全文都紧凑地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人生就是斗争,就是一部悲剧的苦难史!”
我建议喜欢哲学的孩纸们,千万别错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看完此书,你会内力大增。比方说,情人节到了,你妹纸撅起樱桃小嘴向你抱怨:“隔壁实验室的女生,情人节收到男朋友送的200欧的包,你送我200欧的电阻,你一点也不爱我。”这时,你就要气定神闲地回答:“来,妹纸,听哥给你讲讲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意志吧。”《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的“Vorstellung”被翻译为“表象”英文为“representation”,其实,这个词在德语里还有“剧本”和“歌剧表演”的意思,英文的翻译不是那么精准。叔本华认为印度教的概念“摩耶(maya)之幕”即“幻想之幕”才最符合他的原意,而“意志”与“梵天”最为匹配。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篇第一句就是:“世界是我的表象。”在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首先是作为人类的印象而存在,对人而言,直接存在的不是这些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印象,花非花,雾非雾,人们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花与雾。然而,在所有的表象之后,还有另外一种东西,这个东西老宅男康德称之为“物自体”,“现象”能为人所感知,而“物自体”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叔本华进一步指出,这种“物自体”就是“意志”,“所有生物都依赖它而出生,依赖它而生活,伴随它直到死亡,直到他们加快步伐”。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好比牙齿食道肠子是客体化的饥饿,生殖器官是客体化的性欲,意志总要把自己表现为可见的世界。
叔本华进一步指出世界就是意志,所以它充满痛苦和狰狞。意志即是欲望,欲望总是沟壑难填。一个欲望倒下去,十个欲望站了起来。娶了红玫瑰,白玫瑰成了床前明月光,红玫瑰沦为墙头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红玫瑰成了心头一颗朱砂痣,白玫瑰沦为一粒饭渣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范冰冰与李冰冰不能同娶,欲望永远不能满足,意志永远是饥渴的意志。对于人生,痛苦就是基本刺激,而快乐无非是痛苦的暂时中断,如果你此刻没有被痛苦所包围,那很快无聊就会侵入。好比我们一开学就痛苦,一放假就无聊,“人生犹如钟摆,摇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
叔本华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绕不过三件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诋毁女人;骂黑格尔是坨屎。叔本华将对母亲的厌恶之情很不理智地上升到对天下所有女人的厌恶,他说:“只有男人的智慧被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称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大屁股、小短腿的性别为美丽。”在一次和女邻居的争吵中,他粗暴地将对方推倒,导致邻居伤残,法院判他给女邻居支付一辈子的生活费,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老妇死,重负释”。

 胆小鬼笛卡尔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在中学政治课里被简单粗暴地归结为“主观唯心主义”,老师会告诉你,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非常片面,反驳的例子也可以随手拈来:植物人机器人虽然不思考,可不是也存在吗?
如果笛卡尔的这句哲学命题这么容易就被人驳倒了,那他的近代哲学开山鼻祖的地位就是吹出来的。然而,笛卡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之高,和他同时代的哲学家培根、霍布斯、伽利略、斯宾诺莎都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正所谓熟知不等于真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涵义十个人里有九个人都没有真正明白,这句命题不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那么简单,也不涉及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这句命题本是个认识论命题,笛卡尔本人也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是一个强调精神和物质都是独立实体,且并存独立的“二元论”观点持有者。中学政治课本里给某一个哲学家“贴标签”的做法的确太简单粗暴、断章取义了。我们不能为了衬托“唯物主义”的高贵形象,就非要将“唯心主义”刻画成瑕疵纰漏明显,令人嗤之以鼻的傻丑憨。
言归正传,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呢?先看两个问题吧。
问题一:看过电影《盗梦空间》的人都知道,有时梦境和现实无法区分,在没有Cobb拥有的旋转小陀螺的情况下,如何证明你我现在正在经历的一切是现实而不是梦境呢?
问题二: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的人都知道,有时真实生活和真人秀场无法辨别,如何证明你我现在的生活是真实,而不是像Trumen那样正在经历一场业已被安排好的秀场?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正好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像笛卡尔一样经常喜欢赖床的人都有过类似的感觉,觉睡得多了,就似乎分不清哪个是太虚幻境哪个是真实人生了,笛卡尔纠结一番并擦掉眼屎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即用“普遍怀疑”来证明我的存在。“我思故我在”法语为“Je pense, donc je suis”,“思”翻译为“怀疑”更加准确。意思是:当我怀疑一切事物都是虚假的时候,那么正在进行怀疑的思维主体“我”必然可以确定是实际存在着的。也就是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事物,但“我在怀疑”却不容怀疑。
笛卡尔的“我在怀疑”并不仅仅是对具体事物的怀疑,而是要对整个人类、对世界、对上帝的绝对怀疑。通过绝对怀疑,引导出不容置疑的哲学原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正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他的独门秘籍,笛卡尔的哲学历程由此拉开序幕。
这时,问题来了。如何从“我思”证明或者推断出“我在”?
“我思”只能证明我思维的存在,却不能证明我肉身的存在呀?没错,如果你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真正理解了笛卡尔的这个命题。笛卡尔的“我在”并不指我肉体的存在,而是指我精神的存在、心灵的存在。也就是说,我可以怀疑我的肉体存在或者怀疑有我生活的真实物质世界的存在,但我不能怀疑我的怀疑存在。
从“我思”到“我在”,我们看到,在笛卡尔那里,思维的主体“我”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一个正在思维、在怀疑、在思考、在肯定、在否定的东西,“我”没有形体,没有物理肉身,我的存在只是我心灵的存在。笛卡尔是哲学史上著名的“身心二元论”代表,在他的世界里,有两个独立的实体:身体和心灵。身体的性质是广延,心灵的性质是思想,世界就是这样一种二元世界。而人的身心之间之所以能够作用,笛卡尔认为存在“上帝”和“松果腺”两个中介。“松果腺”是解剖尸体时在人脑袋中发现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相距遥远的身体和心灵交流时需要的媒介。
笛卡尔拿着他的“普遍怀疑”哲学武器,在确立了心灵的存在和身体的存在后,紧接着,他就要确立上帝的存在了。笛卡尔论证道,当“我在怀疑”时,就意识到了我自身存在的不完美,因为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认识上的不完美,我的不完美恰恰是相对于上帝的完美而言的。那么,完美的上帝观念来自于哪里呢?我作为有限的观念和不完美的存在物自然是不能产生上帝这个完美的观念,那么这个观念一定是一个完美的东西也就是上帝置于我脑中的,综上,上帝必然存在。
笛卡尔是个早产儿,他先天不足,能活下来基本就是个奇迹。于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当别的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时,笛卡尔躺在床上睡觉;当别的小儿郎背着书包下学堂时,笛卡尔依旧躺在床上睡觉,因为身体孱弱,笛卡尔得到了早自习和晚自习的豁免权,于是乎,他一天中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并一辈子乐此不疲。恋床癖患者笛卡尔在温暖舒适的床上,被滋生出无数灵感。比方说我们都知道的,他躺在床上一抬头看到屋顶墙角蜘蛛在织网,于是受启发遂创立了笛卡尔几何坐标系;再比方说他躺在床上太久一会儿做梦一会儿清醒,似梦非梦,似虚还实,怎样区别梦境还是现实?于是他又提出了大名鼎鼎的“我思故我在”。
所以,当喜欢温暖的笛卡尔到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严寒立刻让他哆嗦得吃不消了,加之尊贵的女王殿下偏又喜欢早上五点起床听哲学课,于是可怜的笛卡尔最后连恋床和睡懒觉的优良习惯都无法保持下去。四个月后,笛卡尔终于累倒了,他被诊断为肺炎,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海德格尔:农夫、山泉、有点田 

海德格尔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如果他活在今天,人们会亲切地称呼他为“凤凰男”。当这个脸上挂着两坨高原红,脚底黏着黑森林泥土的芬芳,从小因参加劳动而肌肉发达,穿着打扮极度具有城乡结合部特色的土包子初次踏入德国那高雅文明的哲学圈子时,又有谁曾料到,这个山沟沟里出来的乡巴佬,有一天会撼动整个德国哲学界,成为自黑格尔之后,德国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转折点。他的《存在与时间》尽管艰深晦涩,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成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一本伟大的思想深刻的旷世哲学著作。
海德格尔的“存在”,德文是“Sein”,这个词在英文中被翻译为“being”,中文又将它译为“存在”,其实“Sein”不仅仅是存在的意思,它还有“是”“有”的意思,将它翻译为“是”更加准确。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的存在是水是火是实体,都混淆了一个概念:“存在”与“存在者”。水火都是存在者,但不是存在。就如我手中拿着一个东西,我告诉你这个东西叫“书”,你于是可以说这个东西存在,但我进一步问你这个存在又是什么呢?你就难为情地回答不上来了。我们能捕捉到存在者,却捕捉不到存在,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动词“是”,而“存在者”是一个名词实体。哲学的目的应该是追问存在者的存在,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而不是苦苦纠结于“存在是什么”。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与“存在者”,“是”与“是什么”的混淆,使得哲学史就是一部“存在”不断被遮蔽的历史,冷淡“存在”,过分亲热“存在者”,哲学早已误入歧途。海德格尔这一思想后来被法国一个叫萨特的人继承地发展,这家伙提出了一个名叫“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又写了几本关于存在主义的小说剧本,竟然风靡一时,后来连诺贝尔文学奖也主动向他示好。不料,萨特竟然鼻孔朝天地拒了人家。
对于海德格尔,我总是很难用一个定语去修饰他。也许,海德格尔有先见之明,他担心自己一生的种种劣迹会遭人诟病,于是,他在讲课时,对哲学家的生平显示出极度冷漠。他在课上讲亚里士多德,就一句话:“亚里士多德出生,工作,然后死去”。委实,作为一个自然人,海德格尔是彻头彻尾的卢瑟,当他向纳粹投怀送抱的那一刻,他被人唾骂的下场早已注定。尽管从海德格尔的生平来看,我们能理解农民气质的他,对土地的热爱会很容易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又或者,如海德格尔的门徒为他辩护的那样:海德格尔一介书生不懂政治;海德格尔当纳粹大学的校长也是为了不让别的纳粹分子成为校长;海德格尔当校长是为了推行他的哲学主张等等。无论这样的借口还有多少,然而海德格尔为了利益,投靠纳粹助纣为虐,在危难中弃自己的犹太老师胡塞尔、犹太恋人汉娜·阿伦特、朋友雅斯贝尔斯于不顾,我们就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确不是一个高尚的人,没错,他是一个小人。

 欢乐的西方哲学史(三)

第三节简介 

今明两天整理的是《歡樂哲學課》这本书的副册,同样有12位哲学家。

 两颗启蒙星:互为死对头的伏尔泰与卢梭 

其实,历史上写《忏悔录》的卢梭不是第一个,比方说,奥古斯丁也写过《忏悔录》,可人家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上帝的毕恭毕敬,对自我行为的深刻批判。然而,到了卢梭这里,《忏悔录》被堂而皇之地写成一个暴露癖患者的自白书,虽然在书中卢梭对自己的诸多恶劣行径直言不讳,但他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相反,卢梭认为自己很天真,是外面的世界太凶残,自己从头到尾都是个被命运玩弄的无辜可怜人儿罢了。
1753年,第戎学院第二次开展有奖征文活动,这次的题目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当然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他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投了一篇名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论文,可惜这回他老人家名落孙山,未能获奖。
然而,正是这篇落选的论文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自然的不平等,如高矮,美丑,健康与否;而另外一种是政治、经济的不平等,而这是后天造成的,而私有制正是这些后天不平等的起源。卢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分为“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在国家和社会产生之前,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人人自由平等,没有压迫、权力和奴役。然而,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类进入“社会状态”,出现了贫富分化战争暴政奴役压迫。
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国家的产生,那么国家该如何运作呢?这就要涉及卢梭那本大名鼎鼎的政治学名作《社会契约论》。卢梭认为一个人太孤单,人们需要抱成团抵御危险,共同求生。团体中每个人需要让渡出自己的一定权力,组成一个政府,而政府又如何体现人们的意志呢?这就要分清两个概念:“公意”与“众意”。“众意与公意之间总是有很大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
公意未必总是正确,但绝对应该是最符合大众的意志,而众意代表的是团体的意志,部分的意志。社会契约的目的就在于把每一个人的人身和全部权力置于公意的指导下,每个成员都要接受自己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你哪天不想服从公意,那么社会全体会强迫你必须服从。比方说,法律就是公意的产物,法律代表着社会全体的公意,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当然,如果你没事干想挑战一下法律,那么你立刻会体验到什么是强制和暴力。
如果说理性主义到了叔本华、尼采那里,已经病入膏肓,那么,从卢梭开始,理性主义就开始了有疾在腠理。卢梭反对理性主义,重视人的情感,学富五车的康德对卢梭这一点极为看重,康德觉得自己的哲学虽然严谨缜密,却唯独漏掉了卢梭笔下那活泼真实的人性。康德于是极为推崇卢梭,他将卢梭的头像挂在自己卧室的墙头,卢梭的《爱弥尔》出版,为了一睹为快,康德甚至不惜打乱了持之以恒的下午四点遛弯的习惯。
这本让宅男康德爱不释手的《爱弥尔》,其实是一部教育学经典,卢梭重点讨论了当文明开始束缚人性,我们该如何教育儿童。在卢梭看来,一个婴儿从出生之日起,就处在不自由的奴隶状态,大人们拿竞争、虚荣、猜疑、贪婪、嫉妒等这些孩子们尚未形成的欲念去刺激和教育他们,孩子们每被灌输一次,心灵中就种下了恶的祸根。
在书中,卢梭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个被隔离开来的孩子的故事。爱弥尔是一个被城市文化隔离的自然人,他的老师是大自然。卢梭以此来论证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娃娃要实行自然教育,让他们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对他们的身体进行帮助和补充,但不能纵容他们的欲望,鼓励他们表达和发展自己的天性。孩子们的第一个情感是自爱,第二个情感是爱周围的人。他们的教育应该远离腐败堕落的社会和文明,不受任何偏见与欲望的诱惑。
伏尔泰比卢梭年长18岁,他是启蒙运动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伏尔泰出身富贵腰缠万贯,出手阔绰不知穷滋味;卢梭却出身底层穷困潦倒,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当伏尔泰在各大沙龙里游刃有余如鱼得水纵情享受时,卢梭正寄人篱下卑微困窘;伏尔泰是上层社会风度翩翩的公子哥,而卢梭却是为了生计连偷带骗的小混混;富家子弟伏尔泰追求着高层次的成功,尝尽人间冷暖饱受白眼的卢梭却热爱自然,渴望被尊重与被爱。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经历,尽管同为启蒙运动的明星,他二人的思想却“和而不同”:伏尔泰强调理性,重视科学技术与文化,兴致勃勃地想建立新兴城市;卢梭则反感理性,反技术反文明,向往着纯天然复古风的桃花源。伏尔泰寄希望于社会改良,开明君主制比较适合法国;卢梭则主张打碎旧制度,建立共和制。伏尔泰认为私有财产不容侵犯,社会平等很难实现;卢梭则呼吁消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卢梭是狂热的革命派,伏尔泰是宽容的保守派。
总而言之,卢梭的理想反映了为生存而战的社会下层小资产阶级的要求,而伏尔泰则代表着社会上层资产阶级的想法。因为哲学立场的不同,伏尔泰攻击卢梭是“插科打诨的小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让人四肢爬地”;卢梭反击伏尔泰背信弃义,不得好死。
西方的哲学家们要么不提中国,要么提到了也是居高临下趾高气扬充满傲慢与偏见。然而,伏尔泰却很难得是一位中华文化的粉丝。2010年陈凯歌导演将元杂剧《赵氏孤儿》搬上了荧屏。殊不知,早在200多年前,伏尔泰就将《赵氏孤儿》改编成五幕剧《中国孤儿》,在丹枫白露上演并大获成功。伏尔泰热爱中华文明,他在《风俗论》《路易十四时代》《历史哲学》等著作中高度赞美了中国及中华文明。
在他眼里,中国人民聪明勤劳,中国历史有价值可信度高,而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规劝人们行善。孔子以及儒家注重伦理道德和教育,这与讲灵魂不死的基督教文化截然不同,儒家文化里没有迷信和传说。伏尔泰高度赞美并极为推崇孔子,说他不媚帝王,不好权色,为人师表,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伏尔泰还将孔子的画像挂在自家墙上。
伏尔泰想象力如天马行空,文笔又极好,他的科幻哲理小说《小大人》放在今天也是上乘之作。《小大人》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天狼星上有个身高12万英尺(36576米),年龄450岁,孩提时代即将结束的年轻人名叫“米克罗美加斯”,他就是“小大人”。小大人热爱科学和解剖,他的一篇进步论文被他们星球上的法典专家斥为“异端学说”。小大人愤而出走,并在土星上结识了一个朋友,这位土星朋友身高不足2000米,有72种感官。当土星人向小大人抱怨感官不足时,小大人说他们天狼星人拥有上千种感官仍旧感到不够完美。土星人感慨自己只能活一万五千岁,他们的存在不过是时间长河的一瞬,基本上生下来就要死了。小大人安慰说自己的寿命是他们的七百倍,不过死亡之后肉身回归万物,这又是另外一种存在。小大人与土星人相见恨晚,于是他俩相互做伴开始了哲学之旅。
伏尔泰和卢梭一样,也曾经被人质疑算不算是哲学家。因为任何想要寻觅完美哲学体系的人,面对伏尔泰都会大失所望,伏尔泰的思想正是反体系,反玄学。在伏尔泰这里没有任何关于“本体论”“认识论”的理论创新和真知灼见,他不过是以洛克和牛顿的思想为基础,推崇理性,批判封建专制与宗教,重视科技与文化,倡导社会改革。
伏尔泰认为人性的最大天赋是自由,“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取消特权与争取自由应是启蒙运动的首要任务,自由原则也成为伏尔泰毕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伏尔泰在《哲学通信》里写道:“要用人类的理性建立一个合理的法律国家,以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舆论自由以及信仰自由。”

 天才矮帅富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他早期思想的代表作。这本书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他想自杀想疯了,本着“不想阵亡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维特根斯坦准备借助战争来庄严完成自杀。打仗之余,维特根斯坦写完了他的这部格言式风格的哲学处女作。
《逻辑哲学论》一书分为7个格言式主题: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2.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3.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5.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6.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这也是命题的一般形式;7.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物”,貌似是同义重复,说了等于没说,实则是微言大义,曲径通幽。一般认为,世界是事物的集合,是我们认识到的事物和客观存在却尚未被我们认识到的事物的集合。然而,维特根斯坦却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比方说,长在树上的苹果是一个“事物”,那么苹果落下砸到牛顿头上,就构成一个“事实”,事实代表了苹果在时空中的每一个运动轨迹。“事实”就是“事物”在时空中的状态,事物在时空中的每一个状态构成世界的原子事实,原子事实在逻辑中表现为“图像”,故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也被称为“图像论”,图像可以描述原子事实在逻辑中的运动和结构。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何图像这种逻辑的东西可以反映现实存在呢?原因就在于,要通过逻辑上的可能世界去认识现实世界,必须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某种一致性东西,这种一致性的东西就是逻辑形式。比方说,通过地图我们可以认清祖国的大好河山,地图和大好河山之间存在的一致性东西正是逻辑形式。无论是逻辑的可能世界还是现实世界,能描述它们的都是逻辑图像,换句话说,任何一种图像都只能是逻辑的图像。
当然,维特根斯坦没有总是抽象地谈论逻辑图像,他进一步指出,命题就是事实的逻辑图像,人们通过文字声音等命题记号感知到世界上发生的事实。命题和事实的关系就犹如投影和被投影的关系,一个命题中的词语对应的就是空间对象。比方说命题“苹果掉下来”中,人们明白不是苹果这个文字符号掉下来,而是又大又圆的果子掉下来了。事实可分为原子事实和较为复杂的事实,而命题也分为原子命题和复杂的较为复杂的分子命题,原子命题对应着原子事实,维特根斯坦将最小单位的命题为“基本命题”,它的特征就是独一无二,没有其他命题会与之产生矛盾。
写完《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觉得自己已解决了世间一切哲学问题,于是他金盆洗手,返璞归真。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维特根斯坦同志踊跃报名参加了祖国偏远落后地区的建设,成为阿尔卑斯山脉脚下一个鸟不拉屎小山村的一名普通小学老师。从此,维特根斯坦的支教生涯拉开了序幕。尽管这期间,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早已令他君子闻名于诸侯,但他还是很淡定地干好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直到有天他因为体罚学生被家长起诉,维特根斯坦才辞职不干了。

 公知罗素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我的哲学启蒙读物,那时的我初窥哲学门径,胆怯羞涩。这本清新泼辣、娓娓道来的哲学史,使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罗素竟然敢这样开哲学家的玩笑!哲学史原来也可以这样卖萌!尽管现在看来,罗素对很多哲学家的思想描述有误,对很多哲学家的批评明显醋意四射,但瑕不掩瑜。面对哲学群星闪耀,我们早已习惯跪地膜拜,但是听罗素讲这些伟人的囧事,我们一点一点站了起来。或许,我从来都没有喜欢过那种把哲学家的思想梳理得再清晰不过,却没有自己立场看法的哲学史作者。如果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正确,那只能说明一点:作者错了。他本人还身在此山中,未曾勘破。
因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哲学第一次也可以成为畅销书。哲学,这只傲娇的王谢堂前燕,才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委实,不可能人人哲学王,人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但哲学并不是高贵自矜,他人止步。哲学不是哲学家束之高阁的语言游戏,哲学以不同形式反映着每个时代的问题,回答着每个时代的疑惑,揭示着每个时代的矛盾。哲学对现实的反映,犹如梦对现实的反映一样,不是那么的直截了当、一览无余。然而,就像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走红,是因为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理性主义灰飞烟灭;恰如萨特的存在主义风靡,是因为“二战”结束,满目疮痍,人们苦闷消极。哲学归根到底,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落跑新郎克尔凯郭尔 

1837年,日德兰半岛,丹麦。
安徒生此时已经发表了《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等一系列美丽又忧伤的童话故事。在这一年里,他又发表了小说《不过是个提琴手》,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篇小说竟会受到冷落;更令他痛心的是,在一本文学评论里他竟然被人无情地嘲讽:“安徒生更适合乘车去欧洲考察,而不是研究人类的情感史。”许多年后,已经成为童话大师的安徒生都不忘在自传中调侃式地提起这件令他耿耿于怀的往事。而那位写下刻薄评语的评论家,正是另外一位丹麦人:克尔凯郭尔。
当克尔凯郭尔和蕾琪娜订婚的消息传遍全城时,大家都感叹这一对小男女可真是郎才女貌,匹配度极高。他二人出身皆是上流社会,一个是富贵才子,一个是锦绣佳人,另外,克尔凯郭尔又心仪蕾琪娜多年并主动求婚,郎有情,妾也有意,天作之合莫过于此。然而,天意向来高难测,订婚后的第三天,克尔凯郭尔就有了悔婚之意,接下来的日子里,克尔凯郭尔多次暗示蕾琪娜,想让她主动退婚,可陷入爱河的蕾琪娜兴奋得像只小鸟,忙碌地备嫁妆选婚纱印喜帖,未能领悟克尔凯郭尔之意。于是,某天,纠结逡巡了很久的克尔凯郭尔痛下决心快刀斩乱麻,他将婚戒退给蕾琪娜,并呈上一封拒信,这封拒信没什么特点,大意就是:“我不能使你幸福。”收到信后蕾琪娜震惊无比,苦苦哀求克尔凯郭尔回心转意,无奈克尔凯郭尔离意已决,一段美好姻缘就此打住。
关于为什么克尔凯郭尔临阵脱逃,在一百个世俗人眼里有一百种世俗的解释,但真正的原因世俗之人却很难理解:克尔凯郭尔在灵与肉、世俗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纠结中,选择了灵与精神世界,放弃了肉与世俗世界,他把自己像祭品一样贡献给了上帝。
克尔凯郭尔死后一个世纪,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竟然是一位三栖明星,他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说、宗教神学三方面有着过人的成就。存在主义三剑客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与萨特,都承认克尔凯郭尔是领路人。正如他的书名《或此或彼》所要表达的,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是一种选择,人只有在自由抉择中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在克尔凯郭尔那里,存在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作,只有人才谈得上“存在”。因为,只有人才会孜孜不倦地追问“我是什么”。存在是一种生动活泼的个体的存在,而不是普遍的群众的存在,此外,克尔凯郭尔认为存在还有三境界。
克尔凯郭尔在《或此或彼》的第一部分提出了审美阶段,这一阶段是一种感性阶段,追求的是感官的愉悦和刺激,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固定的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比方说,著名历史人物唐璜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唐璜的人生态度就是享乐主义,他勾引女人,却又始乱终弃。他今朝有酒今朝醉,他的人生被肉欲和情感所支配。然而,审美的欢愉稍纵即逝,感官快感之后无聊与空虚便长驱直入,浮士德此时取代了唐璜。浮士德的人生态度是怀疑主义,怀疑终将吞噬一切,审美只能借助于绝望,人在极端绝望的情况下,“跳跃”(leap)到另外一个存在境界,伦理阶段。
这一阶段突破了审美阶段的感性限制,人们开始追求德行和法则。伦理的人倾向于理性,信奉德行准则和义务。比方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坚守良心和真理而放弃认罪,被判死刑。当弟子们认为判决不公,怂恿老师不去执行甚至越狱时,苏格拉底却选择了遵守法律,从而牺牲掉生命。当然,伦理阶段并不完美,它有着自己的缺陷:普遍的伦理法则并不能体现个人的存在,也不能包容个人的具体行为。在《恐惧与战栗》中,克尔凯郭尔就提出了亚伯拉罕的难题:上帝命令教徒亚伯拉罕杀子,倘若亚伯拉罕杀了儿子那是不道德的不伦理的,可若是不杀,又违背了上帝。亚伯拉罕面对的道德困境正显示了人自身的有限性,于是再一次“跳跃”,步入宗教人生吧。
在宗教阶段,人依靠的是非理性之外的神秘,是一种“荒谬”。宗教的人不是理性的人,是一种非理性的追求情感和意志的人;宗教的人也不是社会化的人,是一个个追求着个性和自由在人群中却依然感受到孤独的人;宗教的人更不是那些看似虔诚却又一无所知循规蹈矩的教徒们,他们说到底不过是遵循着教规和仪式的伦理阶段的人。宗教阶段的人,体验着人生的莫大痛苦,当痛苦到生活对他毫无意义,上帝就会降临。宗教的人,是“信仰骑士”,唯有信仰才能在荒诞偶然的存在中,仰天大呼:“啊,请赐予我力量吧!”这个信仰骑士,摆脱了必然性,从有限进入无限,在必然之外觅求可能,他通过自我的选择从一种生存状态纵情一跃到另外一种状态。

马基雅维利:枪杆子里出政权 

最早提出政治家“要像狮子一样凶猛,要像狐狸一样狡猾”的正是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对于长期浸淫于传统政治厚黑文化的中国人民而言,马基雅维利一点都不陌生,那些宫廷剧里斗来斗去的后宫女人太监奸臣也都在不同程度演绎着马基雅维利主义。
而事实上,马基雅维利却是一个饱受误解的人,他的名字总是与“阴谋阳谋”“玩弄权术”“厚黑奸诈”“机关算尽”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名著《君主论》也惨遭谤伤无数,迎来千古之骂名。不过,骂他的人里,很多都是偷偷买来《君主论》看得心里暗爽,看完后又道貌岸然地跳出来怒斥“一派胡言,妖言惑众”的一些政治家们和伪善的教徒。然而,不论假象如何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真相层面,古往今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政治家,必读书目之一正是《君主论》,但政治家们永远对这一点讳莫如深。
马基雅维利究竟在《君主论》中向君主出了什么谋献了什么计呢?
他说:
君主应该勇猛如狮子,狡猾似狐狸;
政治理性不等于政治道德,君主不必过分在乎美誉,为了达到目的,不排斥不仁之举;
明智君主应该选择令人畏惧而非受人爱戴;
君主应该避开谄媚之人,同时不要任用比自己还无情的顾问;
君主不应费力得到慷慨之名,也不必在意落下吝啬的恶名;
君主完成伟业靠的是狡诈而非守信,但君主成为君主后表现出有诚信是必要的;
君主要避免遭人蔑视和仇恨;
君主必须组建和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选择雇佣军,如果指望外国援军纯属自取灭亡。
…… 
马基雅维利以上言论的确大胆鲁莽,《君主论》看起来也不仅仅适用于君主,一般的领导职员公司白领想要驾驭手下,升官发财,趋利避害,都可以在《君主论》里找到锦囊妙计。《君主论》后来也曾被一对邪恶基友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奉为枕边宝典,似乎全世界都有理由痛斥马基雅维利奉行的不择手段和独裁卑鄙。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马基雅维利本人却是一位出生在共和背景深厚世家的共和主义者,这位共和国的绝对忠仆因为共和国被推翻,美第奇家族复辟而身陷囹圄。
出狱后,马基雅维利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阿谀奉承地写下《君主论》一书试图讨新君主欢心,而新君主却对马基雅维利的示好无动于衷。尽管后来美第奇家族的接班人又重新启用了马基雅维利,但好景不长,共和国再次卷土重来,美第奇家族彻底垮台。马基雅维利欢欣雀跃地想为共和国再次效犬马之劳,而这次共和国无情地拒绝了这位和美第奇家族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共和主义者,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生涯以及人生生涯就此结束。

 弗洛姆:人,艺术地去爱吧 

在和平奖还没有找到合适获奖者之前,面对人类爱情的何去何从,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同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写了一本书《爱的艺术》。这本书告诉大家:“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爱的本质是给予。”说白了,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爱我。而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每个希冀爱情的人,不要总幻想王子公主从天而降去爱你,而是发挥爱的主体性,尽管你没车没房大腹便便,尽管你龅牙搓衣板身材,但这并不妨碍你去爱别人。爱,就是一种能力。当消费社会物质商品充斥着眼球,《爱的艺术》只为说明一个道理:人类,请艺术地去爱,而不是技术地去爱。
爱,在弗洛姆看来,并不是一种浅显的偶然感受,也不是个体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于其中的纯粹快感。爱,是一门艺术,需要积累知识和不断学习才能掌握。弗洛姆的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爱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爱这门艺术的本质是给予,这种给予无条件,无索取,不分等级、阶级、种族、民族、国家。爱的基本要素包括关心、尊重、责任心和了解等。当然,这种爱,不是你想有就能有,你需要努力,需要知识的储备才能获得。想要掌握爱这门艺术,你要刻苦勤奋地去学习爱的理论,还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爱,体验爱。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出了学习的步骤:“一方面要精通这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要熟悉这门艺术的实践。”
爱的本质是给予,并非所有人都能具有爱的能力,唯有那些放弃剥夺他人或放弃敛聚财富的欲望,勇于奉献的人才是爱的强者。爱是给予,但这种给予也并非是物质的给予,而是将一个人的知识、快乐、理解、兴趣全部奉献给他人,充实着他人,在这种给予中,奉献者本人也实现了自己的潜能,获得莫大的成就感。爱一个人,你在爱他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另外一个敏感丰盛的自己。一份真正的爱能增强人们爱的能力和为人奉献的能力,而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通过自己对一个具体对象的爱显示出他对整个世界的爱。
弗洛姆生于1900年,他的一生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经济危机、革命、冷战,世界灾难纷至沓来。20世纪的人们,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人性的异化、自我的丧失、生活的无意义状态。亲眼目睹并经历了20世纪大的社会实验室的一切悲剧后,弗洛姆直面现今资本主义对人的压抑以及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宛如救世般的“爱”理论。弗洛姆爱的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为此,很多人称弗洛姆的理论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都围绕着人,但二人的研究角度和体系不同,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人的问题,形成精神分析学说;马克思从社会政治经济的角度阐释和剖析人,形成马克思主义学说。

 欢乐的西方哲学史(四) 

第四节简介 

今天要讲的是《歡樂哲學課》这本书介绍的最后6位哲学家,这一系列就将完结。至于这种我直接将书上内容摘要下来推送给你的方式,各位看官有何意见?和我说说。明天推一部旷世奇作,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贪污犯培根 

1621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培根因贪污受贿,被国家高级法院判处罚金4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此生不得为政府录用。从此后,培根身败名裂。
此案看似一切正常,然背后却另有隐情,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曾写道:“在那个年代,法律界的道德有些废弛堕落,几乎每个法官都接受贿赂,而且通常双方的都收……培根的获罪本是一场党派之争中的风波,并非因为他格外有罪。”
按照罗素的说法,培根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早已习惯了“潜规则”,所谓大盖帽,两头翘,吃完原告吃被告,法官受贿早已是见怪不怪、心照不宣的事情。培根也不是什么圣人,反正不拿白不拿,他不过是顺潮流而行之罢了。培根的落马,说白了,就是政敌设下的圈套,一场有预谋的政治斗争。
罗素说得应该是对的。因为培根入狱没几天,国王就特别关照了一下,很快培根就被释放出来,4万英镑的罚金也被免掉。只不过,培根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了。
培根的哲学不以上帝为对象,而是把自然视为对象。哲学的任务是为了研究自然,进而控制自然。培根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主张哲学和自然科学联姻,并为发展自然科学而奔走相告着。
关于科学工作,培根在《新工具》中曾有个妙趣横生的比喻,他用三种昆虫的行为阐释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就是教条者。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织成丝网;而蜜蜂却是采取中道的,它在庭院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而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科学的真正任务既非完全或主要地依靠心的能力,也非只把从自然历史和机械实验收来的材料原封不动、囫囵吞枣地累置在记忆中,而是把它们变化过和消化过而放置在理解力中。”从事着知识搬运工的蚂蚁,关进书斋搜肠刮肚的蜘蛛,都不是真正的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是蜜蜂,它懂得吸收,消化和创造。
培根对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深恶痛绝,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建立在包装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于是,培根开始在方法论上批判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不是有大名鼎鼎的三段论吗,培根说三段论这种演绎方法,粗糙草率不精微。亚里士多德不是有归纳法吗,一只乌鸦是黑的,两只乌鸦是黑的,三只,四只,五六七八只乌鸦都是黑的,好吧,亚里士多德就可以归纳出天下乌鸦一般黑了。培根说这种以简单枚举为基础的归纳法太幼稚了。培根提出了新的培式归纳法——列表归纳法。新的归纳法第一步要搜集材料,第二步要对材料展开比较和分析,为此,培根独创了“三表法”,比方说,研究某一现象时,正面案例放入“具有表”,反面案例放入“差异表”,程度不同的放入“比较表”。第三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排除杂质,正面解释,分析总结,最后归纳出事物的本质。
培根是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一提到“经验主义”,人们立刻会想到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中提到的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而没有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现实生活中,某人要是按已有经验办事出了差错,就会有人跳出来一本正经地批评你:“同志,你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不过,此“经验主义”可不是培根的“经验主义”,培根的经验主义是一种哲学认识论。从研究“世界本原是什么”的本体论到研究“认识是什么,如何认识”的认识论,西方哲学完成了一次转身,近代哲学鸣锣开道。

 古希腊三贤之苏格拉底:我家有只河东狮 

从前,有只跑得很快的乌龟和飞毛腿阿克琉斯比赛赛跑,乌龟领先100米时,阿克琉斯开始起跑,请问,谁能赢了这次比赛?
芝诺的答案:乌龟,且阿克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阿克琉斯追上100米时,乌龟已经向前挪到了A点;当阿克琉斯追上这段距离到达A点时,乌龟又前行一小段距离到了B点;当阿克琉斯到了B点,乌龟则到了C点,以此类推,无论时间长短,乌龟总是可以前进一些距离,因此,阿克琉斯永远赶不上乌龟。
但现实中,阿克琉斯很快就会捉住乌龟。
芝诺悖论的本质是探讨运动是否连续,时空是否无限可分。
苏格拉底的反诘式方法正是来源于芝诺方法的启发。就这样,苏格拉底整天在城邦里唾液横飞地和人们讨论着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的反诘充满了智慧的戏谑,他会牵着你的鼻子,让一个原本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的人,绕了一大圈之后,否定了自己,也得不到任何结论,而此时,苏格拉底也不会下任何结论。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这种方法就是“思想助产术”,自己是“思想接生婆”,通过自己的启发和诱导,帮助人们重新把握正确的知识。接生婆照料婴儿,思想接生婆照料灵魂。芝诺曾有个比喻,人的知识是一个圆圈,无知是圆圈外的空白,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的圆圈就越大,他所接触的外部空白也就越大。苏格拉底同意芝诺的说法,在他看来,一个越有知的人才能自知无知。苏格拉底经常说:“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本是德尔斐智慧神庙上的箴言,苏格拉底将它作为哲学问题重新提出。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了解了人自己,认识人自己的德性,审视人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把握宇宙和自然界。苏格拉底批判地继承了智者学派,将哲学从研究自然的角度,转向研究人本身。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知识以及伦理问题开始普遍成为哲学家的研究领域,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
苏格拉底的出场,使得一切研究世界本原的本体论哲学家刹那间暗淡无光,一个哲学意义上真正的“自我”粉墨登场,熠熠生光。
苏格拉底狂热地追求着知识,那么知识的本质是什么?苏格拉底提出了命题“德性即知识”,知识的本性是美德、智慧、勇敢、正义、节制等构成了美德的主要内容。一个人只要拥有了美德,拥有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他就拥有了知识,他就会做善事,故而获得幸福,而一切错误的行为都来自于无知,来源于对善的知识掌握得不够。
苏格拉底的“知识”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技艺知识、谋生技巧,道德知识也不是每个人背得滚瓜烂熟的“八荣八耻”,苏格拉底的“知识”,是一种必然的理性的真理,是关乎整个世界的理性的知识。我们从小被教育为要做社会主义社会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这个教育思想和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德和知识教育紧密相连。离开了道德谈知识,越有知识越“反动”。
苏格拉底通逻辑,善修辞,好辩论,一生述而不作,没能留下任何思想作品。他曾自我比喻为“牛虻”,一只上帝赏赐给雅典的牛虻,雅典是匹昏昏欲睡的马,牛虻的作用就是时刻叮咬马,使它保持清醒焕发精神。或许是这只牛虻成天街头挑衅他人,证明了人们无知却严重惹恼了人们;或许是这只牛虻不自量力抨击民主,讽刺权贵,当局最终恼羞成怒;有那么一天,这只牛虻到底还是被马尾巴给无情地拍死了。
公元前399年,人类的民主第一次遭遇到最难堪的尴尬,苏格拉底因“蛊惑青年罪”和“亵渎神明罪”遭到指控,501人组成的陪审团最终以281票对220票的投票结果宣告了苏格拉底有罪并处以死刑。民主,就这样以“多数人的暴政”方式戕害了老哲苏格拉底。如果,苏格拉底当时在法庭上跪地求饶,痛哭流涕,表个姿态,那些原本不过是讨厌他语言犀利狂妄自大的陪审员只要看到他摇尾乞怜,肯定会选择从轻发落,饶他一死,但我们这位倔强的糟老头依旧在法庭上口若悬河地火上浇油爱咋咋地。又如果,苏格拉底听从了学生的建议,越狱逃跑,几年后他依旧可以卷土重来继续犀利,然而苏格拉底却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逃亡——终其一生,他都在追求善与美德,难道为了苟且偷生,就可以在最后关头选择破坏法律,藐视正义,晚节不保?
最后,苏格拉底云淡风轻地吞下了毒芹汁,再见了,我亲爱的学生和朋友,别忘了替我还欠下的一只鸡。
一壶毒酒喜相逢,哲学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古希腊三贤之柏拉图:逃出囚徒洞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受精卵以及胚胎时期:胎教 
婴儿时期:早教 
儿童时期:双语幼儿园 
小学时期:各种辅导班 
中学时期:黄冈密卷 
大学时期:GRE、托福、雅思 
硕士及博士时期:憋paper 
这么多年苦读下来,有人好不容易成了金融才俊,结果因压力太大一不小心过劳猝死了;有人好不容易在政界崭露头角,结果因饭局太多体检出酒精肝、脂肪肝。
当然,以上情形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
如果你有幸能成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公民,那么你彪悍的精英人生将会这样:
前提:城邦中强健的男女在开具健康证明后方可繁衍后代,无健康证明者所生的婴儿,以及天生残废的婴儿将被抛至野外,自然淘汰。健康的婴儿则由国家机构统一培养。
0~3岁:托儿所教育,女仆专职伺候;
3~6岁:游乐场教育,必修课:听故事、学音乐、做游戏(故事、音乐、游戏要经过严格筛选,内容需健康且充满高尚品德),女仆继续负责;
6~16岁:男女分校,普通教育阶段,根据兴趣特长可选择音乐、文法、计算、唱歌、体操、骑马、射箭等。如果你是农民手工业者的孩子,毕业后,你将进入社会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如果你是奴隶主的孩子,那么恭喜你,你将有资格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
17~20岁:军事训练,必修课:“后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毕业后大部分学生成为军人,少数优秀者进入下一阶段;
20~30岁:哲学研究兼“后四艺”教育;毕业后成为国家高级公务员,少数优秀者进入下一阶段;
30~50岁:哲学教育,辩证法学习;
50岁后:哲学王,国家最高统治者。 
以上就是柏拉图为“理想国”中勾勒出的城邦完美教育体系。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名字的希腊语原意是“宽肩膀”。当柏拉图曾经的一腔政治热情和抱负因雅典贪污腐败的民主政治现实而幻灭,当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又被雅典的民主不公正地处死,柏拉图对民主深恶痛绝,民主不过是“暴民”与“乌合之众”。国家必须由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来统治,而这些人正是站在柏拉图完美教育体系金字塔尖的哲学家。人类要想免除灾祸,追求善与正义的哲学家必须掌握政权,成为哲学王!
每一个哲学家都努力地解释世界,为哲学提供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体系,并排斥其他哲学家。诸位哲学家各显神通,世界在他们头脑中各不相同。比方说,我们曾讲到过的康德的“自在世界”、黑格尔的“理性世界”、叔本华的“意志世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世界”、萨特的“荒谬世界”……在柏拉图这里,则是“理念世界”。每个刚从电影院走出来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刚刚还沉浸在电影院幽暗的环境里,感受着幕布上呈现出的人物和故事,而走出电影院的一刹那,现实世界里的光线和嘈杂如此冰冷陌生以致人们难以适应,仿佛幕布上的那个世界才更加真实。
究竟哪个世界是真实的?柏拉图用了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
有一个漆黑幽暗的洞穴,里面住着一群囚徒,囚徒们从未出过洞穴,他们背对着洞口,双手被束缚着,锁在洞穴里。囚徒的身后升起了一堆火,于是洞外的花花草草,人来人往通过火光在洞壁上投射出影子来,洞外的声音通过洞壁引发回音,囚徒们以为影子和回音就是真实的世界,从未出过洞的他们对此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溜出了洞外,出洞后他生平第一次看见了太阳,感受到洞外的大千世界,鸟语花香。这个囚徒茅塞顿开,激动万分地跑回洞里,迫不及待地向其他囚徒解释着自己看到的一切。没想到的是,其他囚徒听了后,竟然哄堂大笑,嘲笑他痴人说梦,并认为他出去一圈竟然得了失心疯。
在柏拉图眼里,我们人类就是这群被囚禁的可怜犯人,我们感受到的一切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所呈现给我们的,是真实世界的影子。我们却痴迷于影子,拒绝真相。
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呢?
柏拉图说,真实的世界是“理念”(idea),理念是具体事物的本质,是一种永恒和绝对。柏拉图将世界一分为二: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可感世界是人们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的世界,是人们客观存在的世界。然而,人们感官所感知的表面现象,个别事物背后都有着普遍的永恒的趋势和秩序,这些规律、趋势、秩序却无法通过感官而得知。这个必须通过思维推知而不是感官感知的世界,就是可知世界,是一个理念的世界。“理念”不等于“概念”,“概念”是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是人们头脑的抽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理念却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比方说苹果、梨子、香蕉都叫“水果”,“水果”只是一个“概念”,它并不单独存在,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叫“水果”的物体。但是,众多大小不一,酸甜不同的苹果,都分享着一个共同的理念“苹果”,这个理念作为本质,是客观存在着的,有着实体的。
柏拉图是哲学家圈子里有名的同性恋,一生未婚,但这一消息并不能使人瞠目结舌。中国古代关于男同性恋的成语有:余桃之癖、龙阳之好、断袖之好等,这三则成语背后的主人公分别是:卫灵公VS弥子瑕、魏王VS龙阳君、汉哀帝VS董贤。我们细心地发现,成语故事的男猪脚全是君王贵族。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古希腊,政治家君王贵族喜欢俊美男子正是当时的高雅时尚。柏拉图之爱不仅符合当时的潮流,还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密切相关:爱是对感官追求的节制,是对美的理念的热情追求。苏格拉底就曾和当时雅典公认的帅哥卡米德斯柏拉图之爱过。

 古希腊三贤之逍遥派掌门:亚里士多德 

逍遥派掌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建立在批判柏拉图的基础上。柏拉图主张“理念说”,世界的本原是“理念”,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理念”,每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背后还有着“理念马”“理念牛”“理念羊”。也就是说,世界先有了“理念马”才有了白马黑马公马母马汗血宝马等各种具体的马,马牛羊会死掉,但是理念马牛羊则永恒不变。但亚里士多德对此提出了质疑,一匹白马的理念可以是马,也可以是动物,还可以是物体,如此说来,一匹白马就分有了多个理念,这就意味着一个事物可以分有多个理念,一个理念也可以同时被许多事物分有,某一事物既是原本又是摹本,“理念论”导致了思维混乱,自相矛盾。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集中地批判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不足。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实体(substance)”,实体是独立存在的第一性范畴,其他任何范畴都依附于实体。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就是实体。实体还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是个别的具体事物,比方说,张三就是最根本的第一实体,而包含个别具体事物张三的属(如“人”)和种(如“动物”)就是第二实体,“第二实体”依赖于“第一实体”而存在,没有具体个别的人,也就没有“人”这个“属”和“动物”这个“种”。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的关系,就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越个别的东西实体性越大,越普遍的东西实体性越小。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渗透着“中庸即美德”。提起“中庸”思想,中国人民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不是中国特色中华文化的精髓么?不管承认与否,我们中国人性格之秘密,民族性格之复杂,其机理都深藏于中庸之中。也正是如此,亚里士多德的“mesotees”中道思想一入中国,我们立马将其翻译为“中庸”。在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行为必须是在“过”和“不及”之间的中庸之道中。勇敢,这个德性就位于莽撞和怯懦的之间,勇敢过头就是鲁莽,勇敢不足又是怯懦。节制位于禁欲和纵欲之间;慷慨位于奢侈和吝啬之间;友善位于逢迎和粗野之间。“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才是最好的,才是合乎德性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善,政治学则研究集体的善,“中庸之道”也适用于政治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它的公民分为了三类:富豪、中产和赤贫。富豪掌权的政体,往往出现放肆逞强、专横跋扈、藐视法律,容易滋生独裁和暴君。赤贫掌权的政体,穷人不懂如何治理国家,他们会掠夺别人的财产,演变成极端民主和暴民专政。只有中产阶级适合掌权,他们的财产不会多得遭人嫉妒,也不会少得觊觎他人,他们人数最多,也富有知识和教养,由这样的中产掌权的城邦是善的,正义的。
在政治学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城邦就是为了实现幸福生活获得至善。理想的政体有三种:君王制、贵族制、共和制;这三种理想政体对应的变态政体是:僭主、寡头、平民。根据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为了避免极端政体,中产者最好执政。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是形式逻辑之父。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形式逻辑三大基本规律和三段论了。

 基督教哲学双台柱: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 

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所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善的,这些客观存在的创造物就是实体。上帝并没有创造恶,恶不是实体,恶不过是对上帝所创造的善的缺乏,罪恶的真正原因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本是上帝赋予给人的善,有了自由意志,人方能更好地生活。然而,人却滥用了自由意志为非作歹,四处作恶。这就好比上帝赋予了人双手,人能更好地生活,但有的人却用手杀人放火。该受到谴责的是滥用双手的人,而不是创造双手的上帝。
既然每个人都有原罪,那罪恶如何救赎呢?奥古斯丁又论证了“预定说”:人类已有原罪,向善失去可能,犯罪是因为滥用自由意志,但解除犯罪却不能靠自由意志,作恶的人的意志早已被恶所控制,自由意志不“自由”。这样一来,自救只是徒劳,人类要想获得拯救就只能依靠上帝,信仰上帝才是唯一出路。但上帝的选择是“预定”,上帝并非把恩泽赐予全部人类,他选择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子民。倘若你没被选中,你还是要感谢上帝,因为你本身就携带着原罪,上帝是公正的。倘若你万幸地被上帝选中得到了拯救,有原罪的你更要对上帝感恩戴德。至于上帝选谁,这是上帝的事情,这里面的神圣奥秘人类无法解读。
一切神学的基本问题围绕着上帝展开,关于上帝存在与否,托马斯之前的奥古斯丁曾论证过。奥古斯丁用“光照说”,从知识论角度论证上帝存在。按照“光照说”,人的肉眼根据太阳光得以看见世间万物,而人的心灵则借助上帝这种真理之光看清真理。信仰越虔诚,上帝的光照才会越通透,神圣真理也才能最终被认识。奥古斯丁的跟随者“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安瑟尔谟从本体论角度也论证了上帝的存在,安瑟尔谟的论证是个三段论:
大前提:可以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小前提:上帝是可以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
结论:上帝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今天的人们看到这个三段论会哑然失笑,怎么能将“可以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作为实际存在的依据呢?有上帝的观念就有上帝的存在吗?在心中存在和在现实中存在不是一回事。但是放在当时那个信仰上帝的大背景下,这一前提竟然作为共识不证自明。
面对安瑟尔谟红极一时的论证,托马斯提出了质疑:上帝的存在不能像同一律和矛盾律那样不证自明,对于不信上帝的人而言,有上帝的观念不一定就必然有上帝的存在。上帝的存在不是人通过理性直觉就可以把握的。托马斯反对这种先验的从观念世界出发的证明,他决定要从经验世界出发后验的证明,即从万事万物的效果出发去证明上帝是原因。于是,托马斯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通向上帝之路的“五个途径”。
(一)根据事物的运动:
事物总是从一个现象到另一个现象,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总要有一个推动者,于是会有一个终极的推动者,它推动一切事物变化。这个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
(二)根据事物运动的动力因:
世界上任何一个结果都有其原因,这个原因又是其他事物的结果,层层追溯,会有一个终极的原因,这便是上帝。
(三)根据事物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世界万物的个别存在是偶然的,但世界有一个必然存在,没有必然就不会有这些如此多的偶然了。这个绝对的必然就是上帝。
(四)根据事物的不同等级:
世间万物等级不同,有的高级有的低级,不同的等级是根据一个绝对的完美的善来划分的,绝对的善就是上帝。
(五)根据事物的目的论:
万物都有目的地活动着,每一个无知的东西都会受到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好比箭要有射手来发射。这个万物伟大的整体的目的制定者就是上帝。
托马斯的五个论证一经推出,备受推崇,立刻超越了运用柏拉图思想的关于神的证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关于上帝的证明。我们看到,这五个论证的前三个都是从结果推出原因的因果论证明,后两个是目的论证明。这些证明也并非原创,主要还是利用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和《形而上学》里的理论。当然,托马斯也没有避免亚里士多德所犯的错,他的五个论证也并非无懈可击,这些证明后来就遭到奥卡姆和康德等人的批判。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二人被誉为基督教哲学的双台柱,他们一个吸收柏拉图哲学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一个吸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最终都将这些哲学思想融于基督教中,用理性解释信仰问题,将基督教哲学推上顶峰。

 恶之花福柯 

在我眼里,福柯的《疯癫与文明》是继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一本难得的集哲学性与文学性于一身,字字珠玑、才华横溢、修辞精致、鞭辟入里、堪称完美的哲学作品。福柯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疯癫并不是自然的现象,而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就是说,在蛮荒状态下不可能出现疯癫,疯癫只能出现在社会中。精神病院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规范化、制度化特征。通过精神病院,统治阶级可以对个体实行规训,并实现对个体的监督、驯服和操纵。
在《疯癫与文明》一书里,福柯详细考察了西方社会人们对待疯癫者的三次变化:
从中世纪末到文艺复兴时期,麻风病逐渐消失,但是禁锢麻风病人的场所以及人们对待麻风病的陋习却依然保留。这时,疯癫者取代麻风病人成为被人清洗的对象,他们被驱逐出城,四处流浪。为了不让他们返回家乡,就把他们送至一个遥远的地方。在这一时期作家伊拉斯谟、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疯癫者的形象。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总会出现个洞悉一切、把握真理的疯癫者;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就讲述了一个关于疯癫游侠的故事。
到了17、18世纪,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占据主导,本是自然状态的疯癫却遭到理性的彻底排斥,疯癫者被禁闭。在这个时代里,疯癫者与穷人、流浪汉、放荡者、同性恋者等被囚禁在一起,医院早已不是医疗机构而成为一个可以惩罚、审判的权力机构。理性通过禁闭疯癫可以不受干扰地独自发展,获得了对疯癫的绝对统治。从此,疯癫在黑暗的禁闭室里成为了一种非存在物。“通过禁闭,疯癫被公认为虚无。”
18世纪到现在是现代精神病学和精神病医院的时代。法国人皮纳尔在法国大革命后,创立了实证主义疯人院,过去那种监禁机构被推翻。从此疯癫者的肉体开始被人道地对待,但他们的精神依旧受到理性的禁闭。理性仍旧绝对控制着非理性。
疯癫,福柯总结道,是一个社会事实,是一部分人对另外一部分人的判决,是一群人对另外一群思维方式与之不同的人的孤立,理性一直对疯癫专权。福柯的思想是反理性的,尤其是反笛卡尔主义。在福柯看来,理性主义领路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无法成立。“我思”作为一种意识,无法与“主体的我”以及“我存在”等同。很明显,无意识的我、做梦的我或者疯癫的我难道就不存在了?
于是,人们为理性唱赞歌,福柯则替非理性鸣不平;人们讴歌人道主义,福柯却撕破人道主义温情脉脉下的虚伪面纱;人们欢呼知识进步,福柯则把知识与权力,惩罚的阴暗面展示给你;福柯说理性是独裁的皇帝,人们一直默默地为理性效忠。尽管理性看起来温文尔雅,但他其实是个暴君,他一直压制、监视、监禁疯癫。福柯大声宣布“人死了”,作为主体的人死了,知识、历史、语言的源头与基础死了,以主体为特征的整个西方文明势必大厦将倾。
如果说笛卡尔为主体至高无上的近代哲学鸣锣开道,那福柯就为这种主体哲学鸣金收兵。
福柯是哲学家中有名的同性恋,比起前辈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苦苦压抑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福柯倒是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颇为认同,他经常公然为同性恋辩护,还提出了“打倒性的专政”口号。不幸的是,同性恋酒吧的极限体验与频繁SM的快感之后,福柯染上了艾滋病,1984年,福柯因患艾滋病去世,享年58岁。

声明:如需转载,请将“转自微信公众号:肖遥生(ID:xiaoyaosheng3)”这句话一并带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